明初,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將集慶路改為應天府,定為首都,1378年改稱京師。應天府即後來成祖牽都北京後的順天府,南京應天府下轄上元、江寧、句容、溧陽、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縣,這天子腳下,也算大明初期富庶有加的地方之一。
薑老伯的花間坊就位於江寧縣的一條街巷之中,說是作坊,其實就是幾間普通民居,隻是在門頭上掛了個青布幡子,幡子上書著“花間坊”三個大字。進得屋子,便是滿屋香氣襲人,桌子上擺滿了壇壇罐罐,想來著香氣就是從這壇壇罐罐裏飄出來的吧。
薑老伯和紅嫣招呼著朱栴六人坐下,紅嫣也端上了茶水,薑老伯抱拳道:“殿下、幾位將軍請用茶,委屈殿下了。”
“薑老伯,莫要殿下、殿下了,稱呼在下為黃公子便是,在下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身份。”朱栴也抱拳回禮道。
“哦,哈哈,好,好,黃公子,黃公子果然仁義,今日幾位將軍暴打應天府的衙役,真是看得小老兒痛快啊。”薑老伯說著話,也不忘抱拳肚子和馬世勳和史大亮兩位親軍抱拳行禮。
馬世勳和史大亮二人聞言更是高興萬分,也抱拳回禮,向來和卓然也跟著回禮,倒是李享道:“薑老伯,我家公子所說之事,老伯考慮的如何?這花間坊不是不可以做大,還請老伯思量。”
“哈哈,黃公子都這般關注,小老二若還不表態就不是個東西了,隻是不知道黃公子要將我花間坊怎樣來做才可以譽滿金陵城?”薑老伯知趣的反倒問起了朱栴繼而呢。
李享一時間也不知道十六爺朱栴要怎樣折騰,便看著朱栴不說話了,馬世勳幾人也將目光投到了朱栴身上。
朱栴見大家都看著自己,便站了起來,抖擻精神,反問:“各位可知這順天府又多少戶多少人?”幾人被朱栴問住了。
薑老伯也不知這應天府又多少戶多少人,道:“黃公子這一問沒,還真是讓我等犯難,此事怕隻有戶部和應天府才知道,若問那狗官陳(mao)懋,他一定知曉。”
薑老伯說完話,朱栴也隻是笑笑,道:“不必問那陳懋,在下這心裏有數,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後,這順天府該有編戶一十六萬三千九百一十五,人口一百十九萬三千六百二十,是年洪武二十二年,這順天府少說也有一十三萬戶,人口一百萬,如此龐大的都城,這花間坊的水粉胭脂又怎麼不會譽滿金陵呢?”朱栴說出了自己在後世記住的洪武二十六年,應天府的在編戶籍人數。
屋子裏的人聞聽十六爺,居然說出了後四年應天府的在冊戶數和人丁,更是驚詫不已,這十六爺神了,居然知道的這麼多還是預知的。隻有太醫李享聞聽後隻在心裏暗自吃驚,這十六爺不是一般的人啊,他再說出什麼都不奇怪了,這位爺有點邪氣,怕是上天讓他來懲罰自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