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漢宮娘娘專屬(1 / 2)

匾額上的紅色絲綢揭幕的時候,秋老爹也讓夥計在大街上燃放起了爆竹,一時間劈叭作響聲響徹了整個東市坊,圍觀看熱鬧的人也捂著耳朵笑著躲避蹦起的爆竹。應天府的小吏薑班頭和華樓會館的於文館主,二人再沒文化再不斯文,看到這匾額也是嚇得不知說什麼好,隻好借著爆竹聲,帶著自己的兄弟和夥計們溜了。

那些看匾額的人,有的被爆竹聲吵著吸引著轉頭看爆竹燃燒爆炸,有的卻不肯回頭,依舊看著匾額。

“哎呀,這是皇上的禦筆呀!誰這麼大的麵子,皇上都給題字。”

“‘重八禦筆’,都說皇上忌諱這個,看來都是訛傳,皇上的肚量大得很呢。”

“原來皇上的字這樣好的,真不愧是皇上啊。”

欣賞皇上禦筆的時候,幾個人還是發出了讚歎。儒衫老者卻依舊抬著頭在看,他沒說什麼話,隻是在看,朱栴也在看著老人,看他臉上的表情。

許久,爆竹燃放完了,杜十四娘大聲道:“我花間坊水粉樓就算開業大吉了,各位鄉鄰掌櫃,可以進來看一看,有喜歡的可以給你家的女眷帶些回去。”說完話,秋來爹開了店門,就有人湧入了店裏打量起了水粉,就連開放式貨架也讓大家耳目一新,有些無所適從一般。

儒衫老者依舊在抬著頭看匾額,朱栴猜這老者定是一位儒學有所成的人,看他一直在舉頭端詳匾額,也定是位喜歡書法之人。便上前說話。

“老人家,對這匾額上的字可有何看法?”

“哦,老朽何敢有什麼看法,幾年不見,這字精進了不少啊。”說完話,老者似乎又感覺說漏了什麼,便幹咳了幾聲,掩飾自己。

“莫非老人家幾年前見過當今皇上的字?那老人家一定是去過皇宮了。”

“沒有,沒有,少公子你聽錯了,聽錯了。來,來,進來看看你家的水粉。”

儒衫老者一邊否認著見過皇上,一邊進了花間坊的店鋪。進了店鋪,老者和其他人一樣,四下打量著店鋪內的裝設和開放式櫃台,一邊驚訝的陣陣讚歎。

“掌櫃的,你這花間坊的水粉怎好隻收取銀子?偏偏不收取銅錢呢?這與法度不符啊。”有人質疑起了交易隻收取銀子的店規。

“是啊,那銅錢不是錢嗎?還有這‘一品夫人’要三兩銀子,‘三品夫人’要一兩銀子,‘漢宮娘娘專屬’更要二十兩銀子,是否太過於金貴了?”還有人附和著發問。

朱栴和張秀才正要為眾人解釋店規,儒衫老者大聲道:“皇上提的匾額,莫說幾兩銀子,就是幾兩金子也是可以的。掌櫃的給我打包兩罐‘漢宮娘娘專屬’”

說完話,老者拿出了兩錠十兩的銀子,放在了收銀台前,其他人再不說話了,有人也摸出了銀子零散買些水粉。

杜十娘見有人開始買水粉,高興的喊著夥計為儒衫老者打包水粉。朱栴卻站在一邊看著這位老者,見他不慌不忙,趁等待打包的時間,又拿起了其他水粉在仔細打量,還不住的說好。

張秀才見有人出了二十兩銀子買水粉,早拿起了一掛爆竹在門外的街上燃放起來,還不忘大聲唱喊:“花間坊首筆交易達成,有客人出二十兩銀子買兩罐‘漢宮娘娘專屬’水粉啦。”

一時間又引得街上圍觀了許多人,接著,每賣出一罐水粉,都放一掛爆竹唱喊一番,直到嗓子喊得嘶啞,才作罷。

儒衫老者收起了打包好的水粉,和朱栴幾人隨意打了招呼,就帶著身邊的少年和兩位青年出了花間坊,離開了東市坊。朱栴看著老者離去,一時有些不舍,這老者定是有過一官半職之人,怎麼就沒有見過他呢?

一個下午,皇上為花間坊水粉樓題匾額的事就傳遍了整個金陵城,加之《花間坊報》的影響擴散力,似乎一夜之間花間坊成了金陵城的話題。便不斷有人拿著《花間坊報》慕名而來參觀,有人參觀完了也不忘拿出銀子買上幾罐水粉,臨走,都不約而同的要再抬頭看看皇上的禦筆。

倒忙的杜十四娘和秋老爹不知如何是好,張秀才也唱喊的嗓子有些啞。倒是朱栴和李享五人略顯輕鬆,跑到雲端小酌偷著喝起茶來。

喝著茶,朱栴忽地又多了一個想法,便在項來和卓然耳邊說了幾句話,二人便答應著,各自拿了幾十份《花間坊報》下樓去了。李享不解,便問道:“公子,這是何意?”

“給咱拉買賣去了,看著吧,會有人主動送上銀子,要上咱的《花間坊報》,這有償服務的文章,自然是要收費的。”

正說著,有夥計進了屋子,對著朱栴抱拳道:“公子,快去水粉店看看吧,有人要買下我們店裏所有的存貨。”說話的夥計一臉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