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正說話間,杜十四娘進了店裏,昨日水粉店開業,雲端小酌歇業一天,今日朝常開門做買賣。聽夥計說十六爺幾人來了,便過來見見大家。
朱栴便讓她派夥計去將剩下的《花間坊報》全部散發出去,杜十四娘便答應著去辦了。朱栴回頭看著張秀才,便邀請他去府上住,也好一起商量經營的事。
“公子,秀才我沒聽差嗎?府上?你府上可是我隨便去得的?還是算了,一想到那皇宮我都害怕。”張秀才一臉吃驚的道。
“本公子說去得,那就是去得,往後張先生你就和我等住一塊,我那院子離這東市坊不遠。”朱栴莞爾一笑,還搶過了張秀才手中的折扇,學著張秀才的樣子甩手打開折扇搖了起來,接著道:“先生看本公子拿著這折扇可像個讀書人嗎?可像劉伯溫先生?”
見張秀才依舊一臉不解的樣子,李享這才將十六爺搬出皇宮的事說與他聽了,張秀才聽完更是疑惑,看著朱栴,看得朱栴有些不自在。
“公子啊,是我等害了你呀!你這未成年的皇子怎麼好搬出皇宮?這可是一種懲罰啊,如此,你怕是被皇家除名,被貶為庶人了。”說話間,張秀才一臉愧疚。
“先生嚴重了,父皇隻是讓我提前自立門戶而已,本公子依舊是皇子身份。”朱栴笑著解釋,說完不覺著也是有些莫名的難過,隻是臉上沒有表現出來。
“先生,今日可有哪家勳貴派人來要上《花間坊報》的?”朱栴問起店裏的事,將話題引開。
“公子真是神了,今日一個上午秀才我就收到了數家送來的《功勳錄》。”說著話,張秀才拿出了幾份書稿,遞給了朱栴。
果然不出自己所料,有勳貴要上頭條,數了數,居然有六家之多,細看,都是封侯的侯爺。有江夏侯周德興、平涼候費聚、永平候謝成、汝南侯梅義、穎川侯傅友德、懷遠候興才等六家,朱栴看著這些稿子,一陣難過,這些都是大明功勳,可惜他們都因為連坐胡惟庸案和藍玉案而被父皇朱元璋而誅殺。
要說輿論導向,這些人都不能上的,可是大明開國元勳又有幾人善終呢?真是費心思,曆史他娘的就是筆糊塗賬。再看這六篇稿子,都是文采飛揚,皆是《西平侯功勳錄》的套路寫法,但朱栴讀來總覺著缺乏一種讓人怦然心動的感覺。
便將這些書稿遞給李享幾人看,李享捧起一稿讀了,讀罷,笑了,道:“公子,這稿子卻也不失文采,怎地都是《西平侯功勳錄》一樣的寫法,缺乏新意啊。”說著話,又和馬世勳幾人換著讀其它稿子。
讀來讀去都是這個寫法,似乎朱栴那篇千字文都成了範例一般,但稿子中所書寫各位侯爺的功勞確是實實在在的,這是朝野上下、市井百姓人所共知的事,卻也不是誇大其詞。
“這些文章和侯爺們地功勞卻也不差,可先放放,本公子猜是還有勳貴會派人來。”朱栴說著話,莞爾一笑,朝著門口看著,道:“若沒說錯,這來的該也是要上頭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