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寧國公主和潭王朱梓,看著他們的轎子和馬匹消失在街頭,朱栴(zhan)算是鬆了口氣,便轉身進了院子,準備去後院看薑老伯他們幹活。
門傭卻又來稟報,說門口又有人來拜訪公子爺,朱栴便問是何人,怎麼又來人了,今日還真是熱鬧啊。
“公子爺,來人直說是姓張名從,別的沒說什麼。”
原來是景川候曹震家的管家張從到了,朱栴對著門傭大喊:“快快有請。”
張從依舊穿著不是很奢華的衣服,身後還跟著一位夥計,夥計肩上擔著一副擔子,擔子兩頭的框裏放著各放著兩個酒壇。
二人進了院門後,張從便抱拳,快步上前行禮:“十六殿下,張從失禮了,前次在水粉店,多有冒昧呀。”
來的都是客,打人不打臉,張從是一介武夫,雖說上次說話有些衝,倒是沒有什麼不妥和失禮的地方,朱栴自是不將上次的事放在心上。
“原來是張從將軍啊,幾日不見,將軍可是越發精神了,今日怎麼有空到本公子這裏來?快快有請。”朱栴笑著抱拳還禮相迎。
張從見十六殿下很是客氣,並沒有生氣的樣子,便放心了許多,再次抱拳說話,上次不知道朱栴是皇子,這次是知道了,自是要客氣謹慎才好。
“張從今日是來感謝十六殿下的,我家侯爺上了頭條的報紙傳到了四川,侯爺很是高興,感念和殿下是不打不相識,特派人從蜀地送回了幾壇好酒,給殿下品嚐啊。”
朱栴聽得高興不已,這報紙居然已經傳到了四川,超出了自己最初的預想,真是不可思議。曹震在四川整治水利,造福桑梓,深受後人讚譽,看來選曹震上頭條是選對了。
“感謝景川候的美意,這酒本公子收下了。”朱栴滿麵喜色的說著,還讓趙可兒接過擔子,挑到了後院。
落座後,張從還是抱拳道:“張從今日來,還有一事相求於殿下,殿下可否加印兩千份報紙?那蜀地百姓很是欣賞那報紙,我家侯爺希望送兩千份報紙去蜀地,送於百姓。”
原來張從不是單單來送酒,還要加印報紙,這是好事啊,朱栴笑笑,抱拳回禮道:“好說,好說,本公子和景川候也算是老相識了,此等小事,一定滿足。”
張從一聽十六殿下答應加印,站了起來,道:“殿下,這加印的費用,我家侯爺說了,一定足額照付。”
朱栴莞爾一笑,微微道:“好說,好說,本公子今晚就派張先生去加印,兩日後將軍派人來取報紙便是。”
“好,十六殿下痛快,張從今晚就派人將一萬兩銀子送來。”張從爽快道。
“好說,好說,送報入川時,代本公子問你家侯爺好,怕是日後本公子和你家侯爺打交道的地方多了。”
“一定帶到,一定帶到,張從告辭了。”說著話,張從就起身準備出客堂。
朱栴卻奇了,這景川候曹震怎麼有這麼多錢?出手如此闊綽?想著便上前拉扯了下張村的衣角,將張從拉倒一邊,低聲問話。
“將軍,你家侯爺可真大方,這錢可來路幹淨?”
張從一怔,疑惑道:“殿下這是何意?我家侯爺隨藍玉將軍征戰南北屢建奇功,單是皇上的賞賜都何止這些?”
張從說花間,雙手抱拳做了敬上的手勢,之後,又附在朱栴耳旁輕聲道:“不滿殿下,我家侯爺的免死鐵卷都打算交還皇上呢。”
朱栴以為自己聽錯了,便輕聲問道:“你家侯爺打算將免死鐵券交還朝廷?本公子可是沒聽錯?”
“正是如此,殿下未曾聽錯。”張從大聲回道。
免死鐵券本是朱元璋為了表彰開國功臣的功績,發給功臣的一種獎勵和榮譽證書,鐵質材料製成,史書上說鐵拳“形如瓦麵,刻誥文,皆鐫免罪、減死、俸祿之數,字嵌以金雲。”持有人犯死罪可免一到兩次死罪。
朱栴聽張從說完,不由得感歎曹震的大義豪邁和先見之明,那免死鐵券縱使可免一死,又怎麼躲得過父皇朱元璋的殺心呢?曆史上,朱元璋所誅殺的功臣恰恰大多都曾獲得過免死鐵券。
“景川候既有此想法,晚交不如早交,或可博得父皇讚賞和更大信任。”朱栴隨意說道,說完又感覺有些不妥。
張從卻聽得仔細,聽十六殿下說完,似是若有所思的樣子,後抱拳告辭,出了大宅院。
送走張從,朱栴自顧的邊走邊念叨“免死鐵券、免死鐵券”,李享卻聽出了意思,便上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