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巧砸水粉(1 / 2)

花間坊的店內,用一塊幔布簾子從裏遮蔽了,從外根本看不清裏麵,這都是杜十四娘按照十六爺的吩咐做的。

朱栴(zhan)、李享、馬世勳三人,在門口迎麵撞上了準備折返的趙可兒,四人都上了雲端小酌樓上。雲端小酌最近因為花間坊,生意也是不錯,秋老爹正忙的不亦樂乎。

進了包房,杜十四娘和秋來爹都進來問好,朱栴便笑著和二人打招呼,問了下酒樓的生意情況。

杜十四娘卻是一臉愁容,說話間也是眼眶濕潤,朱栴依舊笑著問:“姐姐,這是怎麼了?水粉作坊沒了就難過成這樣了?這往後的大事還多呢。”

“公子爺,沒有了作坊,花間坊怎麼開下去?”

說話間,杜十四娘卻哽咽起來,一旁的馬世勳看的很是著急,幾次想說什麼,又不好說,隻得看著杜十四娘難過。

朱栴早發現了馬世勳的異樣,便笑著道:“馬兄,看我家姐姐哭得,你倒是安慰幾句也罷了,還杵在這裏無有表示,真是,真是。”

“公子爺莫要拿馬鎮扶使說笑,我也就是難過咱家的作坊。”朱栴沒說完,杜十四娘搶過了話為馬世勳解圍。

“姐姐莫要著急,三天後我花間坊可照常開業便是。”朱栴看著眾人,莞爾一笑,道:“就是不開業,不是還有報紙嗎?”

聽十六爺說三天後照常開業,杜十四娘和秋老爹都以為朱栴在說笑,他們卻不知道薑老伯的密室裏所藏的那一千四百二十八罐水粉。

“有勞秋老爹找些夥計,將今晨張先生帶回的報紙悉數散發了,這幾日每天都有新報印刷出來,發完便是。”朱栴笑著,道:“尤其是那些勳貴貴戚常去的茶樓、酒肆、會館什麼的,盡可擴大傳播麵。”

秋來爹答應著,出去了,杜十四娘看著朱栴幾人,問花間坊三日後開業,無水粉可賣,開業有無必要?

“姐姐放心,明日晚上,會有兄弟們送來水粉。”

杜十四娘還是將信將疑,疑惑的看著幾人,又看著馬世勳。

“杜總掌櫃放心,咱公子爺說開得那準是開得,明晚送來水粉便是。”馬世勳道。

聽罷馬世勳的話,讀十四娘總算是笑了,道:“公子爺果然厲害,真不知道你從何處變出水粉來。”

朱栴笑笑,就招呼幾人下樓,道:“好了,哭也哭完了,耗子們也該高興了,去西市坊忙正事。”

“哭什麼?我可是沒哭,就是難過而已。”杜十四娘以為朱栴在取笑自己,卻聽得朱栴幾人大笑不止。

笑著,幾人依次下樓,下樓的時候,朱栴還是想到了景川候曹震,也想著加印報紙那一萬兩銀子,更想著免死鐵券。

出了東市坊,朱栴忽地就想到了要去華樓會館看看,反正置辦設備有項來和卓然他們去辦,晚上才搬運回來,這白天也是無事,便讓幾人帶自己去。

出宮這些日子,每日裏不是東市坊,就是西市坊,還沒有去看看大明朝的會館呢。

憑著後世記憶,會館是一些旅居異地的同鄉人設立的,供同鄉、同業聚會和住宿的館舍,明後期比較流行,沒想到洪武朝就出現了會館。

華樓會館位於東市坊附近,周圍卻也繁華,不時有馬車、轎子穿梭而過,看得出也是富人常來的好去處。

會館的門口停放著轎子和馬車,轎夫、馬夫們都聚在一旁閑說著話,而會館的幾位夥計卻是背著手站立在會館院門兩側,似是看門的石獅子一般,麵無表情卻又多了幾分冰冷。

見朱栴四人到了門口,兩側站立的夥計都是對四人微微點了點頭,什麼話也沒說,就算是歡迎光臨了,朱栴這才邊走邊打量起這些夥計。

夥計們都穿著精幹束身的深色衣服,看得出都不是一般的夥計,有點像是打手家丁的樣子。

這也難怪,寧夏指揮餘琥的堂弟所開的會館,怎麼會是一般的會館呢?背景就是底氣,權勢也是財富,當權勢和財富結合的時候,連家丁打手都是自信的。

幾人剛進了院子走了沒幾步,會館裏就出來了一位婦人和幾位姑娘,婦人和姑娘們穿著雖說不上豔麗,也算得上是招展。

婦人早笑著打起了招呼:“幾位公子爺,歡迎,歡迎,不知是做茶葉買賣的還是賺取鹽引的?”

朱栴從婦人的話中聽出味了,看來常光顧這華樓會館的是以茶商和鹽商為主啊。

洪武朝實行的還是國家專營食鹽,隻不過為了解決邊關的物資供應,朱元璋的政策是由商人將糧食等物資運到邊關,再有邊關發給有戶部印製的鹽引,商人們拿著鹽引到指定的地方支取食鹽再到指定的地方銷售,以至於造就了有名的揚州鹽商、安徽鹽商、山西鹽商、陝西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