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北鎮撫司大牢(三)(1 / 2)

馬世勳和史大亮二人看著朱栴(zhan),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這聞師爺二人也是知道的,倔強中總是透著一股難以捉摸,若不是被十六爺碰上他們欺壓匠戶和窯頭,怕是眼下正在郊野享福呢。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聞先生好仁義啊,本公子佩服。”朱栴抱拳,對著監號裏的聞師爺說話時,已改口稱聞先生了。

“士可殺不可辱,那蔣瓛將我等抓來,不審不問,是何道理?”

“不審不問,也無法掩蓋你等殘害匠戶和窯頭的罪行。”朱栴有些怒意,便大聲道:“堂堂讀書人,滿口仁義,卻狠心毒辣,操控匠戶和窯頭為自己牟取不義之財,還好意思說。”

朱栴說完,聞師爺可算是轉過了身子,微微前傾了下,他卻大笑了起來。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整個牢房裏都似是回蕩著聞師爺的笑聲,其他監號的犯人們都像是被怔住了,都不呼喊了,都撲來伏在鐵柵欄裏看著。

見聞師爺笑的前俯後仰,有一股子心花怒放、幸災樂禍的意味,又有一股子寂寞難耐、心不甘情不願的意味。

大笑完的時候,聞師爺還是一手扶著腰間,一手理著自己散亂下來的頭發,臉上漲紅的還似是留有有股難以名狀的笑。

“聞先生笑完了?”

“笑完了,十六殿下不覺著好笑嗎?和至正二十三年鄱陽湖龍灣一戰,那些被你老子活活砍頭、淹死的人比起來,我等幾人不過是使喚了幾個匠戶窯頭而已,殿下你說哪個有罪?哪個罪更大?哪個更該死”

聞師爺說完,幾人都有些糊塗,好在朱栴憑借後世的知識知道,至正二十三年就是1363年,當年陳友諒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打朱元璋,在鄱陽湖被朱元璋打敗,陳友諒也中流箭而亡。

聽聞師爺說這些,莫非他和孫大官人與陳友諒有關係?

“馬兄、史兄,你二人和這位親軍兄弟暫且出去,本公子要單獨和他們幾人說話。”

馬世勳和史大亮二人不明白十六爺要做什麼,隻說了不放心朱栴的安安慰。

“馬兄、史兄放心,本公子無礙,你三人暫且先行出去。”

馬世勳、史大亮二人和親軍隻好退出了牢房。朱栴撩起衣襟,全然不顧牢房的潮濕髒亂,忽地圈腿席地而坐,看著柵欄裏麵的聞師爺。

聞師爺也是一驚,沒想到麵前這位少年殿下居然席地而坐。

“怎麼?十六殿下?你這是要和本師爺說曆史還是聊當下?你的父親當年殺人的時候可是沒有想到吧,他的兒子也會坐在牢房裏和死囚說話。哈哈,哈哈。”

說話間,聞師爺還是笑個沒完,甚至譏諷起了朱元璋。

朱栴笑笑,沒有動怒,抱拳道:“當年鄱陽湖一戰,少去了多少刀兵災禍,本公子不認為父皇有什麼過錯,但事情已經過去二十多年,本公子看聞先生和孫大官人的年紀也不像是和這場戰事有關係。”

“哈哈,哈哈,十六殿下果然是飽讀詩書,對二十多年前的事居然也知道。”

“聞先生,和一個少年花子說這些做什麼。”

聞先生話沒說完,邊上的孫大官人說話了,聞師爺便不再說話,又轉身背著雙手站到了窗戶前,冷冷的道:“你走吧”

朱栴隻好起身,走到孫大官人的監號前,他依舊坐在監床上閉目,絲毫沒有將朱栴放在眼裏。他本就沒有睜眼,朱栴的存在和監牢裏的一粒塵埃怕是也沒有什麼分別。

“大官人別來無恙,本公子有禮了。”朱栴抱拳行禮道:“除了大官人的書和劉誠意的題字匾額,所有的東西都已經付諸一炬,大官人這些年的經營隻剩了這些古籍善本,都是本公子的錯。”

朱栴猜測孫大官人不會理會自己,就隻管站在柵欄外麵說,還直說書籍。

果然,說到那些書,孫大官人還是動了動。

“大官人,可想知道那些書籍和劉誠意的題字匾額放哪裏了?”

問完這話,朱栴看著孫大官人,他卻忽地睜開了眼睛,看得出他是很在乎這些書籍,果然又是一個書呆子,還是個心狠手辣的書呆子。

“小花子,那些書你最好善待,今日落在你朱家人的手上本大官人無話可說。”

“大官人,你心裏就隻有那些書籍嗎?你家姐姐孫才人你就不在乎嗎?”朱栴還是抬出了孫才人。

孫大官人掀起衣襟,緩緩下了監床,幾步走到鐵柵欄前,搖晃著鐵柵欄,怒吼起來。

“你們將我家姐姐怎麼了?你們將她怎麼來?”看來孫大官人確係孫才人的弟弟無疑,說到姐姐他的淡定早沒了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