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享和秋老爹見十六爺似乎有些憂慮,便讓夥計下去。
“公子爺,不知來花間坊的藩屬使節是哪國的,可出去看看。”李享道。
朱栴這才回過神來,臉上恢複了常態,莞爾一笑,道:“來者都是客,走,出去看看。”
三人出了雲端小酌,見花間坊門口排隊的人已經散去,門口隻圍著一些異國裝束的人,還有幾位著大明官服的人,朱栴猜測著大明官服的人該就是使節,穿異國服侍的人必是使節的侍從。
“店家,我等才看到貴坊的報紙,怎地貴坊的水粉就售罄了?”一位穿著大明官服的男子操著一口略帶生硬的漢話,抱拳道:“可否售賣於我等一份水粉?”
“這位番邦使節大人,本坊今日的水粉確實已經售罄,請下次再來。”張秀才抱拳客氣的回話。
朱栴站在後麵看著這位使節,見他穿著大明的官府,如果沒有猜錯,這位多半是高麗使節了,真是巧了,沒去找他他卻找上門來了。
“張先生,水粉還有,可以售賣於友邦使節。”
朱栴大喊著,使節們和禮部陪同的官吏才回頭,見是一位少年,禮部官員認出了朱栴,便對著使節們大聲喊了一句,還用朱栴聽不明白的話翻譯了幾遍。
“諸位大人,這位是我大明十六殿下栴,諸位快快見過十六殿下。”
諸位使節聞言,都忽地轉身,躬身抱拳,操著漢語或朱栴聽不明白的話,和朱栴打起了招呼。
“見過上國十六殿下。”
朱栴也抱拳回禮間,還不忘對著禮部官員道:“大人,可否自我介紹下大人你自己,再幫本公子介紹下友邦使節。”
“下官禮部主客司司正陶壽亭見過十六殿下。”
原來這位大明官吏是新任禮部主客司司正陶壽亭,他該是才接任了剛剛被北鎮撫司查辦的袁徽職務。
“原來是新任主客司司正陶大人,幸會,幸會。”朱栴微笑著抱拳還禮。
“十六殿下客氣,下官是受禮部尚書李原名李尚書指派,陪幾位朝賀使節逛逛京城,幾位使節看到了《花間坊報》,下官這才陪幾位使節來殿下的水粉店。”
陶壽亭說完,還是將幾位朝賀使節一一介紹給了朱栴,原來幾位是高麗、琉球、安南三國的朝賀使節。
三位使節再次抱拳給朱栴行禮,朱栴也再次回禮,還將幾位使節和陶壽亭等人請進了花間坊來。
使節們在細心觀摩花間坊開放式貨架時,還不忘拿起了貨架上的展品仔細打量起來。
忽地,高麗使節指著收銀櫃台後麵貨架上的兩錠銀子大喊了起來,眾人都被他的喊話聲所驚嚇了一下。
“銀子,銀子,這是我高麗官銀,怎麼在這裏擺放?”
陶壽亭一看,也是一驚,便將朱栴拉到一旁,輕聲問道:“十六殿下,這高麗官銀從何而來?使節怕是很想知道。”
朱栴莞爾一笑,抱拳道:“陶大人勿要驚慌,這銀子確實來自高麗。”
陶壽亭不解間,朱栴轉身,抱拳對著高麗使節莞爾一笑,道:“使節勿要驚慌,此銀乃皇宮裏崔美人、李婕妤二位高麗娘娘所贈,為體現父皇訓誡的我大明和高麗邦交誠意,本公子將這銀子置於此處用心擺放,未曾使用。”
朱栴說完,高麗使節滿眼濕潤,抱拳對著朱栴行禮後,對著銀錠也行禮,隨後才轉身再次抱拳和朱栴說話。
“不愧是上國皇子,如此誠意,我高麗必將世代和上國交好。此銀乃是兩位娘娘的陪嫁之物,兩位娘娘為高麗和上國交好也是鞠躬盡瘁呀。”
高麗使節一番話後,琉球、安南使節也是看得羨慕不已,二人在羨慕高麗使節的同時,也是自愧,難怪上國許可高麗一歲數貢,高麗君主和上國都是誠意滿滿啊。
陶壽亭更是抱拳向朱栴致意,他哪裏想到一位少年皇子將大明與朝貢友邦的交好,如此完美的展現在了幾位使節麵前。
“十六殿下,你這花間坊水粉再上國京城可是盡人皆知,下官一定要帶幾套回高麗。”高麗使節抱拳道。
“十六殿下,下官也要帶幾套回到琉球去。”
“十六殿下,下官也要帶幾套回到安南去。”
琉球和安南使節雙雙搶著回話,都要帶花間坊的水粉,朱栴聽得自是暗喜,還是裝作有些為難的樣子看著幾位使節,也看著陶壽亭。
陶壽亭不解朱栴的意思,以為朱栴不想售賣水粉給幾位使節,便抱拳對著幾位使節道:“十六殿下有難處,還請幾位使節體諒,再說禮部已經接到旨意,皇上已經著寧妃娘娘為各位使節準備了宮廷作坊的水粉,幾位使節可安心等待正旦節到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