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朝賀使節團裏,高麗使節團是最受禮遇的,就連朝賀貿易高麗都是一歲三次,怕是和自古以來高麗和華夏交好有關,加之朱元璋的妃子裏都有高麗妃子,故此,眾位使節有話都喜歡請高麗使節來和李原名說。
既然使節們希望晚間的接風宴有十六殿下坐陪,李原名雖不便直接答應,還是委婉的表達了請示皇上定奪的意思,使節們這才不再說什麼。
包尚儀看著會同館裏禮部的小吏們將水粉卸下後,便拿了禮部收貨的文書帶著幾位宮人出了會同館。一行宮人離開了館驛街後,包尚儀讓幾位宮人先行回宮,直說自己還有事要辦,隨後回宮便是。
獨自一人匆匆拐過了幾條街巷,包尚儀還是到了一條小巷的院落前,叩打起了門環。
不時,一位穿著傭人裝束的男子開了院門,見是包尚儀,男子還是恭恭敬敬的請進了包尚儀。院落裏不時傳出鴿子的“咕咕”叫聲,包尚儀在男子的帶領下,走到了院子邊上的一處鴿舍前。
“將青州的鴿子抓來,講這字條綁了送青州齊王殿下。”包尚儀說話間,拿出了一張小小的字條交予了男子。
男子應允間,從鴿舍裏抓出了一尾鴿子,將字條塞進了鴿子腿部綁著的竹管,之後將鴿子朝空中一拋,鴿子拍打著翅膀在空中盤旋了一圈後,飛走了。
“包尚儀,可有給潭王爺的字條?”男子問包尚儀。
包尚儀掃了男子一眼,略作高深的樣子,緩緩道:“你隻管養好你的鴿子便是,不該問的還是休要多問,知道的多了沒好處。”
男子被包尚儀數落了幾句後,隻好乖乖的垂頭立在一旁,不再說什麼。
送包尚儀出院門的時候,包尚儀還是回頭對著男子說了一句話:“潭王殿下怕是已經在前往京城的路上了,你就勿要為他操心了,本尚儀知道你一直是終於潭王的,你兄長張禮不會白死,娘娘自會照顧你張家的。”
原來這男子是達定妃的內侍張禮的胞弟張儀,他專門在京城裏這不起眼的院落裏侍候鴿子,專為達定妃和她的兩位兒子傳遞消息,他隻聽說是自己的哥哥張禮是病亡的,卻不知道張禮是為了救護心兒而撞死的。
“敢問包尚儀,我家兄長到底因何而亡?”張儀還是怯怯的問起了哥哥張禮的死。
包尚儀沒想到張儀問起了張禮的死,還是一陣悲憫,哀怨道:“我等宮人的命本就不屬於自己,生和死本沒有什麼不同,張儀,你就休要問了,待潭王來京後,娘娘自會重重賞賜你張家。”
說罷話,包尚儀出了院落的大門,穿過街巷,朝皇宮而去。
奉天殿禦書房內,朱元璋正在和太子朱標、郭寧妃二人說話。正旦節還有幾日便到了,朝賀使節團也該是都到了,一些事需要太子朱標去做,一些事則需要後宮的宮人去完成,朱元璋再給他們安排事情。
正說話間,禦書房外的內侍進來稟報,說是禮部尚書李原名李大人在奉天殿外候著求見。
朱元璋對著內侍擺手,道:“快快有請李尚書,咱也正好有事找他。”
不多時,李原名進了禦書房。跪下給皇上朱元璋、太子朱標、郭寧妃三人行禮後,李原名還是說了自己求見朱元璋的原因。
“皇上,臣遵照皇上的旨意,已將全部來京的朝賀使節團安排下榻會同館,今晚禮部將為所有使節團設宴接風。”李原名說話間,抱拳對著朱元璋道:“高麗使節代表諸位使節有個請求,希望請我大明十六殿下參加今晚的接風宴,臣以為此請求於禮法不符,沒有答應,特來請皇上定奪。”
“哦,有這等事?”朱元璋回問了一句,又看了太子朱標和郭寧妃一眼。
“臣不敢妄言。”李原名回道。
郭寧妃聽了李原名的話,看了看朱元璋後,對著李原名道:“李大人,十六殿下可送來了皇上回禮給朝賀使節團的水粉?”
“回寧妃娘娘,包尚儀已經將水粉送到了會同館,十六殿下真是用心,回禮盡顯我大明天朝的氣魄和皇家風範。”李原名回話間,還是誇讚了朱栴。
郭寧妃聽得高興,知道栴兒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準備了回禮水粉,便不再多言,隻看著朱元璋。
“標兒,依你看,這高麗使節的要求該如何回複?”
朱元璋扭頭對著太子朱標問話,他其實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培養這位自己認定的接班人。
太子朱標看了一眼李原名,再看看郭寧妃和父皇,這才抱拳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