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額圖請辭, 這是朝廷都沒想到的事情,很多人都覺得索額圖是以退為進。
但是不管是不是以退為進,索額圖在這個時候請辭, 都是好事兒, 康熙是很樂意見到這個局麵的。
索額圖一辭職, 明珠那麵也不能硬氣了,如此一來, 這件事情就不再麻煩, 好處理了不少。
四爺胤禛處理完了這件事情,就沒甚麼太棘手的事情,也算是清閑了下來。
將近年關,還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是各地來朝賀的事情, 蒙古王和台吉都要入京來朝賀,這件事情, 每年都是太子負責的。
隻不過今年……
今年有些不同尋常, 因為索額圖和明珠的事情,康熙對太子和大爺的喜愛, 好像大不如從前,所以今年蒙古王和台吉來京城的事情,沒有順理成章的交給太子,這件事情康熙還沒發話。
如此一來, 很多皇子都在掙著搶著這個名額,削尖了腦袋想要負責蒙古王和台吉入京朝賀的事情。
一來可以彰顯自己的能力,二來也可以多多結交,為以後做鋪墊,的確是好事兒。
雲禩對這個事兒就沒興趣, 每年的元旦朝賀,那是大事兒,需要隆重,又不能鋪張浪費,這個度數要處理好,吃點奶棗不香嗎?吃點辣條大麵筋不好嗎?非要跑去做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雲禩可不願意去。
別人是削尖腦袋,雲禩是唯恐避之不及。
這日裏雲禩還沒從宮中出來,便聽到有急匆匆的腳步聲,這裏可是紫禁城之內,講究的都是規矩,誰能這般急匆匆沒規沒據的走路?
雲禩回頭一看,就看到一隊人往這邊來了,行色匆匆,打頭裏是個眼熟的太醫,很快走了過去。
雲禩奇怪的道:“太醫這麼匆忙?這是給誰請脈去?”
太子胤礽道:“八弟你還不知道?”
“怎麼的?”雲禩更是奇怪。
“痘症啊!”太子胤礽道:“今歲京城出了很多痘症,比往年都多,如今快到年關了,沒想到痘症又多了起來。”
痘症?
對於清朝來說,痘症並不陌生,而且談痘變色,那自然是——天花。
天花這種病已經遠離現代人,所以很多現代人隻是聽說過天花,但是對天花並不了解。
清朝是天花大流行的時期,因為以前流傳著滿人不得天花的說法,所以滿人入關以前,根本沒有防治天花的手段和經驗,入關之後,天花大爆發,以至於清廷束手無措,措手不及,幾乎嚇了一個魂飛魄散。
當時天花十分嚴重,嚴重到一談起天花,人人變色。清廷早些年,一旦天花爆發,但凡是沒有出過痘,也就是有可能患上天花的,全都要被帶離北京城。
富貴人家還好,離開北京城起碼能打典打典,但是窮苦人家就不一樣了,被帶離北京城,根本沒有活路,可以說是妻離子散,一家子就這樣散了,有很多體弱的人,甚至被扔在半路上,任其自生自滅。
而且這天花不分庶民和還是貴胄,一旦染病,致死率非常高,幾乎都逃不過。
太子胤礽道:“最近天花又多了起來,馬上蒙古王和台吉還要入京了,本宮聽皇阿瑪說,馬上就要頒旨,但凡是沒有出過痘的蒙古王和台吉,都不要入京來朝賀,趕著明年消停了,再一起入京。”
看來這次天花應該很嚴重。
其實在康熙年間,已經開始推行天花防治了。說起來天花防治,其實就和“打疫苗”差不多,但是沒有打疫苗那麼安全,還是有很高的致死率。
就是用天花患者的結痂,磨成粉末,加以調和,然後給沒有得過天花之人種痘,讓種痘之人患上輕度症狀的天花,如此一來,加以照顧,等病症過去,自身留下抗體,便不會再得天花。
這樣的手段防止天花,風險非常大,但是當時誰也沒有法子,這已然是最高明的防痘手段,所以康熙便命令在自己的皇子身上種痘,來防止天花。
宮中的皇子大抵都種過痘,因著雲禩是“外來人”,所以他是不清楚的,聽旁人是這麼講的,按理來說都有自身抗體,但問題就在於,這樣的種痘不一定百分百管用。
所以但凡是沒有得過天花的人,還是談痘變色。
尤其這樣的防痘舉措推行起來非常麻煩,就說是京城,北京城裏沒有條件防痘的,還有不想冒著九死一生風險防痘的,大有人在。
太子道:“馬上要過年了,今歲的痘症這麼多,太醫正在發藥呢,各個宮都要走一圈兒。”
四爺難得消停下來,因著四爺不“鬧別扭”了,跟著四爺“實習”的老九也踏實下來,他的實習難度從地獄級,變成了普通級別,登時狠狠鬆了一口氣。
今日難得清閑,老九便提議去慶豐樓坐一坐,喝喝茶,吃點點心。
老十道:“九哥你沒有出過痘,最近京城不太平,還是不要亂跑了。”
老九道:“嗨,這有甚麼的?小心一些不就是了,沒事兒的。”
眾人準備去慶豐樓,難得近日四爺也賞光,大家便一起往慶豐樓而去,他們剛剛坐定下來,凳子還沒熱乎呢,九爺剛喊著:“堂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