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國書是由馬戛爾尼使團帶到北京的。雖然當時兩國之間沒有什麼往來,但是民間貿易的規模已經相當大了。為了更好地拓展在華貿易,英國政府用祝壽的名義,派出了馬戛爾尼使團出訪,其實真正的目的,是想和大清政府建立外交關係,以便更好地拓展商業貿易。
為了這次出使,英國政府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他們一共用了一年半的時間,花費了幾十萬英磅,準備了六百多箱豐富的禮品,由馬戛爾尼率領的這個龐大使團,經過了十個月的航行,終於來到了北京。
但是從馬戛爾尼上岸開始,他就感受到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氛圍。雖然乾隆皇帝也派官員隆重的接待了他們,敲鑼打鼓好不熱鬧,但是整個大清
國上上下下,都把馬戛爾尼當成了貢使。
按照馬戛爾尼的想法,英國與大清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主權國家,不存在朝貢的關係,而且這次出使的名義也是祝壽。但是大清的官員們信奉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儒家觀點,所以除了進貢之外,原本就不存在平等的國家關係。很明顯,天下都是乾隆皇帝的,沒有誰可以跟皇帝平起平坐,即使是英國國王親自來華也是一樣。
這讓馬戛爾尼很為難,為了這次出使的成功,英國政府已經準備很久了,如果不按照清朝官員的安排,那麼很有可能為了這樣的一件小事而功敗垂成,但是順從這種安排的話,又似乎讓英國的尊嚴受到了影響。
他沒有辦法,他選擇假裝看不見,默默地承受了這一切。但是很快,又一個難題又擺在了他的麵前,讓他有些始料不及,大清官員要求他按照中國的禮儀,在覲見乾隆皇帝時下跪磕頭。
馬戛爾尼表示,在英國,即使是拜見國王,禮節也僅僅是半跪,英國沒有磕頭的禮節。作為大使,他代表的是整個英國,如果他向乾隆皇帝磕頭的話,就會有損英國的形象和尊嚴。但大清官員堅持,這是覲見皇帝的唯一禮節,從來沒有任何人可以例外。
最後,為了妥善處理這件事,馬戛爾尼向大清官員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如果必須向乾隆皇帝磕頭,那麼也可以,前提是大清的官員必須向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畫像磕頭,這樣就可以無損英國的尊嚴和形象。
當然馬戛爾尼也知道,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大清,誰向喬治三世磕頭,跟叛國是沒有區別的。大清官員們沒有辦法,隻好把這個情況反映給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也很為難,因為馬戛爾尼不遠萬裏,前來給自己祝壽,再怎麼講也是客人,總不能為了磕頭的事把人家趕回去。但是如果不行三跪九叩之禮,那麼就成了挑戰自己的權威,這件事讓臣子們看在眼裏,自己又如何安座這九五至尊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