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覺得家裏還行啊。蒸蒸日上的,沒什麼不好啊。"周睿插口道。
紀澤明搖頭道:"你不懂這個,福禍相依,出那麼多事,肯定是哪裏有問題。"
"紀先生說的沒有錯,這位小朋友不太懂也正常。畢竟世間事,乃天理循環,沒那麼容易看透。連我修道一甲子都看不透,更別說你們了。"於道人笑嗬嗬的說:"所以這次集資建造水陸道場,就是為了給整個青州祈福,希望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至於你們家的事,隻要在水陸道場中添加一道符法,引五丁神法力護佑,自然就不會再有問題了。"
集資建水陸道場?
周睿聽的十分詫異,不由看向溫子健。
溫子健心領神會,立刻道:"據我所知。水陸道場是南北朝梁武帝與僧人所做,上供佛、法、僧三寶,下施餓鬼等眾生,與道家沒有太大的關係才對。道家的法會,理應名為天師道場,供三清,祈福天下。"
於道人嗬嗬一笑,道:"小夥子倒也懂點一些,不過有一點你說錯了。梁武帝所做的是水陸法會,我做的是水陸道場,怎麼能混為一談。而且,你怎麼知道我供的不是三清。"
"對的,我去白塔觀看過,裏麵供的都是三清神像,靈驗的很。"紀澤明看向周睿,道:"上次我說帶你媽去燒香呢,她一直沒什麼時間。"
對於敬神的行為,周睿並不反對。因為他本身就遇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知曉這世界並非人們所看的那麼簡單。
但對這個於道人,周睿總有點覺得不太舒服。或許是因為對方看他的時候,太過輕視的原因。
周睿雖不覺得自己是什麼大人物,可像溫子健這種有道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不尋常。
於道人看不出。顯然是連半點道行都沒有。
溫子健說,道行隻分高低,不分真假,可在周睿看來,這就是假的。
想了想,他又問:"這個水陸道場,要集資多少才能修成啊?"
紀澤明更加興奮,伸出兩根手指,道:"要三億呢!"
周睿張大了嘴巴,三億?這也太多了吧!要知道正常建個普通小區也就幾億而已,一個祈福的道場,需要那麼多嗎?
最主要的是,有那麼多人願意給錢嗎?
紀澤明哈哈大笑,道:"你怕是不知道白塔觀的名氣,不光咱們青州,就連附近城市,甚至外省的人都不遠千裏來上香。現在於道長已經集資兩億八千多萬了,還差最後一點就能開建。"
"錢倒是次要的。心誠的人那麼多,不太難。主要關於建地批文,需要花費一些時間,所以也不是太著急。"於道人嗬嗬笑著說,一臉的自得。
周睿聽的心裏更是不安定,便拉了紀澤明一下。低聲問:"爸,你也往裏麵投錢了?"
"當然了,我們大學好幾個人都給錢了呢。"紀澤明道:"這種祈福天下,又能造福家人的好事情,當然不能錯過。"
"您投了多少?"周睿又問。
紀澤明笑著說:"也沒多少,五十萬。"
紀澤明一個大學教授,每年的工資也有不少,但五十萬也不算小錢了。
最重要的是,於道人要集資三億,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一個身無道行的人,好心集資三億建道場?建成什麼樣先不說,有沒有用處,就很讓人懷疑了。
以周睿現在的身家,並不是很在乎五十萬,可如果是白白打水漂,他還是不喜歡的。
可是看紀澤明的樣子,似乎深信不疑,怕是勸了也不會聽。
或許是因為看到周睿有所懷疑,於道人嗬嗬笑著問:"紀先生,不知你家有黃豆沒有?"
"有啊,怎麼了?"紀澤明問。
"麻煩你拿一顆來,順便找一個帶土的花盆,我來讓這位小朋友開開眼。"於道人說。
紀澤明眼睛一亮:"於道長這是要做法嗎?"
於道人笑而不答,紀澤明則高興不已的快步走到廚房。取了顆黃豆,又拿了個花盆來。
接過黃豆後,於道人拿在手裏對周睿晃了晃,笑著道:"你可看好了。"
說著,他一捋袖子,手一晃。將黃豆塞進土裏,隨後掐起手指,大喝一聲:"天威浩蕩,鬼神避讓,奉後土真神法令,萬物精氣滋養。急急如律令,長!"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話音剛落,隻見泥土微微抖動了下,緊接著一顆小巧的黃豆苗從裏麵鑽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