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求死博弈巧克力(1 / 2)

混沌對策局,秩序世界最後的希望。

雖然口號是這麼講,不過不論是世界本質等級的秩序維持還是人類社會等級的秩序維持都不歸他們管就是了。

況且這年頭是個組織就是“最後的希望”,口號上的“最”就和拖延症患者的“馬上”一樣不值一提。

各種意義上處處受限的,一邊吐槽著被各種拖後腿一邊其實也沒什麼可以輕鬆看待的成果。

總之就是那樣。

起源大概是三年前,一些科學家突然發現,世界比他們曾預料的要混亂無序的多。

一開始大家猜測規律本身是可以推廣到全宇宙的,以往的觀測結果也是如此。而在某一天後,事情變得不同。

從可見宇宙邊緣開始,世界變得異於尋常。偶爾分明可以觀測的實在失卻了名為引力的力量,無緣無故的絕情的把所有原本繞著其旋轉的行星之類的全甩了的渣恒星,還有偶爾字麵意義的閃爍起來,就好像個被熊孩子玩慘了的接觸不良的燈泡的恒星渣……啊,抱歉,已經“蒸發”連渣都肉眼不可見了。

情況愈加嚴重,從可以理解的異常——比如那個已經被命名為“類接觸不良最後炸了恒星”的現象——到無法理解的異常——因為無法理解所以難以名狀。

雖然“看到”的多少可以說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況且在第一次發現前也可能當做噪音啊誤差啊之類的忽視掉了不少。不過因為時間並不均勻統一所以也很麻煩。

在更遙遠的不可見的範圍內以及更近的不可見的範圍內的生命或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或被迫逃離那些區域,最終仍舊遵從原始規律的就隻有太陽係範圍了。

規律與邏輯下的文明,或者說秩序科技,在崩潰的概率前各有所強,在崩潰的概率後則卻一樣的無能為力。

當然所謂的黑匣文明或者說類混沌文明也沒好到哪裏去,隻不過一頭霧水慣了,憑借無知的經驗去麵對無知要更習慣一些。

畢竟要說的話,npc拿作弊也沒什麼好辦法嘛。莫妮卡也沒站在他們那方。

必須想辦法維持這片最後的秩序區,另外,因為這既是秩序領域的球心,又是混沌領域的球心,所以必然有什麼理由。

抱著這之類的想法,幸存的絕大部分外來生命聯合本土的部分生命形成了混沌對策局。

說白了隻是無法承擔在無知中改變了原始條件使得大家一起在歡聲笑語(並不)中打出GG這一事實罷了。所有激進分子首先被解決了。

可喜可賀,懷揣希望的人保持著同樣的團結,而腦子有問題的人各有各的矛盾。

所以個體數越多則純粹惡意個體相對越弱,反過來因為基數大所以也很難完全肅清,畢竟太過較真的話數量關係就可能需要顛倒一下了。

倒也不重要就是了。

在那之後,依照某一個星球的某一種理論,混沌對策局在人類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超能個體。

該個體可以引起一定範圍的無限製心靈現象,換而言之,在某種程度上就如同“神”的概念的具現一樣。

隨著研究的深化,人類被確認為全體都具有超能潛能的族群。原因不明,但是就目前來看確實如此。

程度上的幹涉並不是很成功,經過多次的失敗後,意外的發現了某個隱藏的城市,並且確認了城市內部有一個足以影響全宇宙範圍的特殊超能個體。

理論上而言,宇宙的混沌化本身是在其的許可情況下達成的,或者根本就是在其的引導下形成的。

換而言之,要改變這種情況,要麼改變那個個體的意誌及認知,要麼必須先消滅那個個體。

當然這理論一定有哪裏有問題,不然就不會有基於另一些理論的預言以及名字已經無法考證的那位特殊個體仍舊存在著的事實了。

人類對秩序的認知,以及通過外界手段確定的其內部存在的另一較弱個體,共同維持了有限的秩序域,這是當初確定的事項。

不過就特殊個體臨時“死亡”後發生的一些事項來看,對策局當初的決定或許太過魯莽了。雖然也是無法避免的。

具體的情況,雖然被拜托說明了,但其實作為安偃而言也並不知道多少。

事實上這個名字以及安雅白、安濡紅之類的也是為了方便外界的管理所現編造的。

相比於“絕對不能輕動”的頹廢啊或者“就算動了也絕對不能被發現或擺在台麵”的小白,小紅和安偃相對而言就成了很好的突破口。

如果要連小孩子也一同為這些爛七八糟的事情煩擾,那作為大人也太差勁了。另外也包含某些私心的,在想明白這些事後,實際上安偃就“自作主張”率先接觸了混沌對策局。

知道自己是多此一舉的——實際上小白可以很方便的通過某些聯係保護小紅——已經是接觸之後好久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