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1 / 1)

十年前,曾經為自己的作品集中做過一次階段性小結,編輯出版了五卷本《鐵凝文集》。十年後的今天,當再一次為自己的作品做階段性小結之際,恰逢人民文學出版社擬編輯出版“中國當代作家係列”叢書,於是,自己的這套作品係列凡九本便應運而生。

其中,長篇小說三卷,分別是:《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中篇小說兩卷,書名為《永遠有多遠》和《午後懸崖》;短篇小說兩卷,書名為《有客來兮》和《巧克力手印》;散文集兩卷,書名為《會走路的夢》和《像剪紙一樣美豔明淨》。

熟悉我作品的讀者也許會注意到,長篇小說《無雨之城》出版於一九九四年,但在一九九六年編輯文集時,我將它排除在了文集之外。究其原因,當時似乎是覺得它不夠厚重吧!甚至就因為它太過暢銷,弄得作者反而心懷忐忑,反而懷疑起這部作品的藝術品質了。十年之後我將它編進這套作品係列,因為我明確地意識到,正是《無雨之城》的寫作,鍛煉了我結構長篇小說的能力,後來的《大浴女》《笨花》,都或多或少得益於這次關於結構的訓練。當一個作家為自己的作品做階段性小結時,是不應忽視這種有銜接和鋪墊意味的寫作的。

兩卷中篇小說和兩卷短篇小說我都拿比較新的小說篇目做了書名,一來它們都寫作於《鐵凝文集》出版之後,其次它們也都是我個人喜歡的篇章。特別是短篇小說,我從自己近一百篇短篇小說裏選出六十餘篇在此集成兩卷,是想在檢點自己寫作曆程的同時,盡可能奉上筋道、耐讀的給讀者。兩卷散文集,《會走路的夢》一卷,側重的是人間的凡事與親情、世俗的煙火與心靈的起落。《像剪紙一樣美豔明淨》一卷,多是我對文學的一些想法,以及懷了“無知者無畏”之心的對藝術、繪畫等等的說長道短,也還有一些在域外旅行的心得。私下裏是希望少一點虛張聲勢,多幾許弦外之音。

感謝人民文學出版社集中出版這套作品係列。亦有細心的出版界朋友對我說,此九本加上人民文學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長篇小說《笨花》,正好是十本。並問:你是否因此有意要將作品係列做成九本?這裏我要說,成書九本並非刻意為之,完全由所選作品容量所決定。但我還想說,和十比起來,我的確更喜歡九。九是有餘地的,也還有新的可能。就像我心中的文學,其實是不存在最好的,隻有更好。前方應該有更高的目標,我們應該有不斷夢想的能力,去做會走路的夢。也許這樣能夠培育我們對世界和生活不斷的驚異,而驚異著是美麗的。

至此,想起讀過的一段文字,關於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的:有時候安東尼奧尼也使用一次性成像照相機。在烏茲別克的一個區中心,在一部長期未能完成的電影拍攝現場,他決定贈送給三位穆斯林老人記錄他們形象的照片,說這樣就可以讓他們把時光留住。三位老人中最年長的那位飛快地掃了一眼照片,便把照片還給了他,並反問了一句:“為什麼要把時光留住?”這老人的問題讓安東尼奧尼目瞪口呆。

電影、攝影是一種妄圖把時光留住的藝術嗎?文學是一種妄圖把時光留住的藝術嗎?時光真正是挽留不住的,安東尼奧尼一定覺得,那位反問自己的穆斯林老人才稱得上是時光裏的智者。

照片如果是回憶時光,文學或許更應當有能力去創造時光。

鐵凝

2006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