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警官提醒道:“之前的連環案件裏,有兩個人並不富有,但是都跟凶手起過衝突。”
換而言之,也可能是有私仇。
“你認為是同一個人?”
“不,隻是提出一種可能性。”
高警官說道,“我們內部討論之後也更傾向於是有人模仿作案,但以防萬一,還是需要進一步確認一下。”
“所以你們認為受害人和凶手在什麼地方起過衝突正好被我看見了就找我來指認嗎?”林見秋問道。
高警官翻出了受害人的照片。
從私人相冊裏找到的生活照,大約三十歲上下的中年男子,戴著眼鏡,微微有些發福了,但隱隱也還有些書卷氣。
照片邊角備注的日期也就是去年年底。
“他姓戴,你對他有印象嗎?”
“有點眼熟。”
“昨天上午他去了城西的商場,靠近棲雲路的那家,我聽說你最近在那附近工作。”
“而且商場門口的監控也確實同時拍到你和他兩個人擦肩而過了。”
“是他啊……”
林見秋終於回憶起來。
他是記性很好,但也不至於每個平平無奇的路人甲都時時刻刻記在腦子裏。
還活蹦亂跳著的戴先生給他印象並不深,大概是因為身上沒有什麼太鮮明的標誌物。
誰也不會想到這樣普通而平凡的中年男人會在當天晚上失去生命。
“如果你是問我看到的那部分的話,他沒有跟任何人吵架,最多就是催促了一下收銀員。”
“收銀員是未滿二十歲的短期工,身高隻有一米五左右。”是凶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過,隻是想問我這個的話,完全可以直接在電話裏跟我說吧。”
林見秋頓了頓,問道:“你特意找我到現場來,還有別的事嗎?”
“姑且算作我個人的一點私心。”高警官說道,“隻要能盡快破案,盡一切可能的努力與嚐試都是應該的。”
“嗯?”
“坦白來說,隻是恰好有了這個理由而已。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
報社。
李澄心匆匆進門上樓,一邊按著電梯一邊低著頭去翻林見秋的電話。
她是被臨時叫回來的。
報社接到消息,有了突發新聞,已經有其他記者聞風而動。
為了避免謠言擴散,當事方便直接聯係了報社,授權邀請他們
跟進官方進展。
最近報社有經驗的老人要麼生病靜養,要麼正在外麵出差,事情就這麼巧趕在一起。
新人還沒幾個能獨當一麵的。
隻剩下一個還沒離開的李澄心。
這個臨時任務自然又落到了她肩上。
同期的同事馬上就要回來,李澄心隻需要做個先期的探訪,晚上做個交接就不用再管了。
但李澄心也不會因此就敷衍了事,接到電話就立刻趕了過來。
給林見秋的電話還沒有撥打出去,李澄心就先接到了報社同事打來的電話。
“已經聯係過了,大概了解了一下情況,是一起凶殺案。”
“跟不久之前剛破的那起連環凶殺案有點關係,具體的情況可能到那邊才會有人解釋。”
“社長說讓你不用再來報社報道了,直接去現場吧,地址拿到了,在城東的凱運小區。”
“叮咚”一聲。
手機上收到短信,是同事發來的地址。
李澄心沒有遲疑,當即轉身出了報社大門,掛了電話之後直接給最近跟著她的實習生打了電話。
“來城東一趟。”
“有新的案子需要跟進報道。”
-
小區外,某家餐館裏。
高警官點了兩份套餐,拿著小票走回座位上的時候,看到林見秋正看著窗外發呆。
但他很快也意識到前麵站了人。
“高警官,讓你破費了。”林見秋說得客氣,但一點也沒不好意思的樣子,“不過工作時間出來吃飯不要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