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預選賽一路打過來,羅蘭的團隊連續贏得四場勝利,平均每人獲得15個寇德積分,相當於15000金幣,再加上積分購物有一成折扣,實際購買力相當於16500金幣。
除此之外羅蘭還承諾每人一萬金幣透支額度,用比武大會的債券收益衝抵。
比武大會進行到後半程,盈利不再是停留在紙麵上、惹人生疑的前景,到目前為止不光完全收回巨額投資,利潤也超出預期。
羅蘭已經提前收回本金,17萬債券利息穩穩落袋。當初集資抵押時大家都有份出錢,債券收益羅蘭理所當然占大頭,自己拿走13萬,餘下四萬發給隊友每人一個萬元大紅包。
妮基塔有些特殊,她為購買債券的第一桶金提供了貸款渠道,還用自己的信用作為抵押,雖然她說不要分成,羅蘭也不能昧了良心,直接告訴她:“想買什麼盡管買,錢不夠就從我這裏拿。”
維格拉夫入夥太晚,沒有參加集資,那就沒有紅包拿,羅蘭也有跟他說清楚。交情歸交情生意歸生意,眾人對他的分配方案都很滿意。
羅蘭帶領同伴再次來到大競技場魔法裝備店,經理以為他又來查賬,緊張地不停擦汗,得知他們今天是來購物的,臉上立刻露出笑容。
“羅蘭先生來得正好,神殿那邊剛送過來一批好貨色,還沒有擺上貨架,或許有您中意的裝備。”
羅蘭會意的笑了笑:“都拿出來讓我們看看。”
魔法裝備相對日用品而言價格極為昂貴,大多屬於尋常百姓辛苦一輩子都買不起的奢侈品,那些有能力通過冒險迅速積累財富的超凡職業者才舍得花大價錢購買。
但是反過來講,魔法物品大多隻能靠施法者製造,而在所有超凡職業者當中作為生產方的施法者的數量遠遠少於作為消費方的非施法者,這就導致魔法物品相對稀缺,需求長期大過供給,價格昂貴卻不愁銷路。在這種市場環境下,經理把尚未上架的緊俏裝備私下裏拿給羅蘭他們優先選購,多少有違規操作之嫌。
好在羅蘭不是那種死心眼的人,反正一分錢不少付,在不違反大原則的前提下他很樂意占點兒小便宜,也不枉奔波勞碌一場。
經理拿出來的裝備不多,總共不到十樣,散發出濃烈的魔法靈光,款式倒是挺樸素,很符合寇德牧師們崇尚簡單實用的美學觀念。
羅蘭大體掃了一眼,就把這些裝備鑒定個八九不離十,先拿起一條鑲嵌黃銅鉚釘的腰帶遞給布魯姆。
“+4巨人力量腰帶,基特蘭德的傳統特產,售價16000金幣,值得擁有。”
矮人眼睛一亮,樂嗬嗬的接過來圍在腰上,果然感到力量大增。
不過他很快發現另一個問題:手上那副“食人魔力量拳套”本來也提供+2力量加值,此刻受到腰帶壓製靈光黯淡,已然失去魔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