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蓮京娜很享受被小情郎依賴的感覺,重新提起筆蘸了蘸墨水,望著地圖沉吟:“既然我們要搞大規模的農場,首先得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是當地人口較為稠密,能提供足夠多的農業勞動力,其二是周邊的荒地比較容易開墾,盡量避開地精、豺狼人、食人魔之類野蠻部落的騷擾。”
“的確如您所說,作為試點的鄉村,人口最好不低於500人,耕地的麵積不低於一萬畝,前一條尤其重要,畢竟耕地不足還可以設法開荒,人口太少就很難搞成規模化經營的大農場了。”約德爾對這個問題也有相似的見解。
“人口不低於500的村落啊……”瓦蓮京娜蹙起漂亮的柳葉眉,握著鵝毛筆管喃喃自語,“遠東鄉村的居民大多不足一百戶,想挑選出人口規模足夠大的試點還真不容易呢。”
沉吟了數秒,瓦蓮京娜終於落筆,環繞寇拉斯堡周邊圈圈點點,飛快地標記出符合要求的大型村落。臨到挑選最後一個試點時,她一反常態地遲疑了許久,最後在距離“綠野之鄉”北方大約兩百裏的群山與沼澤之間,慎重的畫下一個圈。
“最後一個試點,就選這裏吧。”
約德爾拿起尺子測量她最後選擇的試點與寇拉斯堡之間的距離,麵露疑惑:“這個村子已經跳出圈外,與首都的直線距離足有1000多裏,而且周邊的地形也很複雜,不是叢林就是沼澤,距離首都這麼遠,交通很不方便,真的適合作為試點嗎?”
瓦蓮京娜攤手苦笑:“選擇這裏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兩百個試點加起來至少有100萬人口,想湊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況且穀地村的駐村德魯伊早就跟我打過招呼,強烈要求參加農業改革試點,我實在不忍拒絕她的一片熱心。”
約德爾吃了一驚:“一位居住在偏遠鄉村的德魯伊,居然也知道我們政府尚未正式公布的農業改革規劃?”
瓦蓮京娜深深看了羅蘭一眼,似笑非笑地說:“這可不是我泄的密。”
羅蘭幹咳兩聲,對約德爾解釋:“穀地村的駐村德魯伊冬妮婭小姐是我的好朋友,我們時常通信,不久前我在一封信中提到搞鄉村改革試點的事,她很熱心的要求參與,考慮到當地有三百多戶居民,總人口超過一千,常年受溫泉滋潤的土地非常肥沃,的確很適合搞大農場,再加上村民淳樸善良,積極響應改革,我們總不能澆滅農民兄弟的滿腔熱情啊?就當是一個特例吧,等將來貫通遠東南北的鐵路修起來,穀地村與寇拉斯堡之間有了便利的交通,也就算不得什麼窮鄉僻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