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入境者,一律視同沙匪!”
羅蘭的話被凝煉為一句簡短明確的指令,經由魔導通話儀傳送到前線的澤希爾和布魯姆耳中,再向下層層傳達到各級軍官和普通士兵,迅速統一了官兵的思想,對這場戰役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不管對方是什麼來頭,犯國境者格殺勿論!
麥耶爾親自統率的“風騎士團”出現在戈壁上空,給戰場局勢帶來一些變化。這支名頭很響的部隊其實並不是典型的“迦南式空軍”,其構成主要包括300頭獅身鷹麵獸和200頭配有輕騎兵的雙足飛龍。
羅蘭曾經好奇“風騎士團”裏為何沒有“飛馬騎士”這個迦南最負盛名的空戰單位,後來聽約瑟夫解釋過後才明白個中原由。“風騎士團”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錫安王室與羅森塔爾結盟之初的年代,當代錫安侯爵約書亞八世的祖父雅各布四世娶了羅森塔爾家族的公主,由此奠定錫安與羅森塔爾兩家貴族階層世代通婚的傳統,“風騎士團”就是羅森塔爾王後帶到迦南的嫁妝,迄今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曆史,經過多次更新換代,仍然保持著最初的風格:騎獸以獅身鷹麵獸和飛龍為主,騎兵與軍官皆為以羅森塔爾家族的子弟。在這樣一支注重傳統的騎士團裏,飛馬是不可以作為主戰騎獸的,通常隻用於執行巡邏和偵查任務,被稱為“飛馬哨騎”。
除了傳統意識和家族排外觀念,“風騎士團”不把飛馬列入編製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因素:飛馬是天性善良的生物,無法與秉性邪惡的獅身鷹麵獸並肩作戰,與暴躁好鬥的雙足飛龍也相處不來,與其勉強將飛馬納入“風騎士團”,埋下窩裏鬥的隱患,不如幹脆將之排除在外。
“風騎士團”抵達戰場上空之後立刻向遠東空軍發起猛攻。最先撲上去的是無人駕馭的獅身鷹麵獸,這種凶獸的戰鬥力明顯比巨鷹更勝一籌,三百頭獅身鷹麵獸對付兩百五十隻巨鷹,數量也占據絕對優勢,更不必說後麵還有麥耶爾親自統率的兩百名飛龍騎兵在壓陣。
澤希爾看到敵我雙方兵力差距懸殊,當即命令巨鷹後撤,收縮到各自母艦跟前尋求掩護。
“追上去!”麥耶爾一揮“念刃”幻化的騎槍,駕馭藍龍瓦爾廷率先發起追擊。兩百名飛龍騎兵跟隨他展開衝鋒,在空中拉開雁翅陣型。先前出擊的獅身鷹麵獸則緊追著巨鷹的尾巴,尋找機會撕咬落單的巨鷹。
“黎明號”、“獨立號”和“勝利號”懸浮在戈壁上空,待到巨鷹撤回飛艇身旁立刻開啟機炮掃射追蹤過來的敵軍。三艘飛艇合計二十四門魔晶機炮,一齊開火的景象堪稱壯觀,傾瀉而出的炮彈在夜空中交織出閃光的雨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