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4章:舊製度與大革命(Ⅱ)(2 / 2)

帕拉丁娜收到這封回信短短一周過後,羅蘭信中的預言就在現實中得以驗證。那些在改革中利益受損的封建領主、貴族、大地主和高級教士,相繼公開發聲對饑民表示同情,甚至還有一位教區司鐸在麵向饑民公開布道時做出如此露骨的宣稱:

“生存是太陽神賦予每個人的基本權利,當暴政把你逼到走投無路時,不要忘記身後還有一條路,那就是犯罪,記住這並不可恥!”

這位任職於魔山行省的教堂司鐸名叫閔采爾,在發表上述言論過後直接走下布道壇,走出他的教堂,走到街頭聆聽他布道的饑民當中,身體力行自己的理念,發誓放棄曾經擁有的一切財富與地位,與饑民們同生共死,抵抗行省首府派來鎮壓起義軍的部隊。

閔采爾司鐸立刻成為該省叛亂武裝的精神領袖,被追隨者們高高舉起,如同一位聖徒,高居於人流彙聚而成的波濤之上,向街道兩側的居民高聲呼喊,邀請他們加入這支秉承神意、謀求生存的大軍。

也許閔采爾司鐸的確有著非凡的號召力,也許是那些暗中早已蠢蠢欲動的人們認為時機已經成熟。魔山行省有頭有臉的貴族、地主、士紳和教士們相繼站出來表態支持閔采爾司鐸,有的為義軍資助錢糧裝備,有的親自加入義軍,成為閔采爾司鐸的戰友。

這支起義武裝迅速壯大,短短一個月就席卷魔山行省,甚至效仿遠東人打出“獨立建國”的旗號。

“閔采爾大起義”發生在魔山行省,其實也不意外。亞珊帝國自古以來就有三個地方以“窮山惡水出刁民”聞名,其中就包括遠東行省和魔山行省,後來遠東幹脆獨立建國,才把科米行省這個野精靈作亂的“後起之秀”加進來充數。

“帝國未亂魔山先亂”,“帝國已平遠東未平”,這是亞珊帝國故老相傳的諺語,由此可知魔山行省的山民是何等的桀驁不馴。山民出身的閔采爾司鐸,哪怕皈依了培羅教會,依舊不改桀驁秉性,在他身上集中體現出魔山土著的性格特征。

如果僅僅是魔山的暴民造反,亞珊聖城的掌權者們還不至於太擔心。然而事態發展很快就超出了他們的預想,“龍宮”情報局截獲一則密信,雖然目前還無法完全破譯,但是種種征兆表明,已經有外國勢力介入魔山叛亂,試圖為閔采爾一黨提供從物資、經費、裝備、戰術指導直至國際輿論的全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