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宸已經初步掌握了這個世界的神秘「基石」,明白這個位麵的魔法力量的基本規則——
無論是從車禍現場觀看巫師們使用遺忘咒,還是看見他們施展昏迷咒,之後還有各種諸如驅逐麻瓜咒之類的魔法,都可以佐證這麼一點。
那就是這個世界的魔法,基本上都以咒語的形式來表現出來,屬於一種罕見的語言規則係的神秘技能。
或者可以看作就是言靈術的一種變種。
而且經過莫宸的初步確認,可以發現這些巫師們幾乎沒有“藍條”的概念,對於魔力的利用也處於一種特別的古怪狀態,根本就沒有“吸收外界環境之中的大源能力,轉化凝練成為屬於自己的魔力”的這個幾乎是約定俗成的步驟。
他們貌似隻要滿足魔法天賦的條件,就可以直接利用外界的大環境之中存在著的原始魔力……沒錯,不需要冥想吐納之類的轉化過程,而是直接利用魔力環境,激發某種現象。
簡直就好像是其他人需要從海水之中蒸餾出淡水,然後才能夠飲用,而這個世界中的人卻天然就可以直接飲用海水,而不必要多此一舉。
隻不過有得就有失,雖然這些原住民巫師們創造性的開創出了利用語言規則以及獨特的精神技巧,直接控製環境範圍內的一定原始魔力,然而作為省去了諸多步驟的代價——
他們的法術技能往往很有針對性和限定性,而且威力相當小。
就像是昏迷咒,隻能夠用於昏迷目標對象……就像是遺忘咒,隻能夠用於消除目標對象的記憶……可以說,就是一個咒語對應一種特定效果的原則,基本上不會超出這個範圍,不會多也不會少。
這意味著一個巫師需要掌握住大量的咒語與技巧,才能夠應付日常生活或者戰鬥節奏之中出現的大部分狀況。
隻不過,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省掉了的某些步驟讓他們在掌握神秘力量的前期,得到了極大的便利性和優勢,卻在後麵要通過無比繁瑣的操作來償還這份代價。
至少在莫宸的認知之中,他所掌握的神秘莫測的知識庫裏,很多體係對於神秘力量的掌控都是很靈活的。
哪怕隻是最基本的運用元素能量來進行攻擊,也可以決定自己釋放的技能的形態數值,哪怕是一個火球術,那些體係都能夠給你玩出花來——
可以決定自己要召喚出的是一個小火球還是大火球……
可以決定火球的數量,不管是小火球還是大火球……
可以隨意的控製火球的飛行軌跡,也能夠控製火球在即將接觸到目標之前突然消失……
可以決定火球的法術強度與爆發的威力,無論是直接擊殺敵人,還是和朋友開個玩笑,亦或者點燃一根香煙……
這些事情也許在聽上去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地方,但是隻要和這個位麵的神秘力量一對比,就會發現後者僵化得有多麼的嚴重。
各種魔咒簡直就好似是遊戲裏的技能一樣,有種經過了數據化的感覺,一個技能是什麼效果,攻擊力是多少,攻擊距離有多遠,範圍影響有多大……那麼巫師們施展出來的就是這樣的效果,他們無法自己精準控製技能的各項參數。
因為這些都是被規定好了的屬性數值——
相對於每個人的天賦以及技巧而言的屬性數值,雖然大家的參數各不相同,卻對於他們來說是基本固定的東西。也許隨著年齡的成長,技巧的增加,魔法強度或許還能夠變化,繼續有所上升。
但是同樣隻會讓他們的魔法力量固定在一個新的數值,仍然是他們自己無法自由控製能量形式的那種。
所以,要麼就是不施展,但隻要是成功施展了的話,就必定是這種固定好的屬性,該是攻擊多遠距離就是多遠距離,該是什麼魔法強度就是什麼魔法強度。
隻能夠說,咒語就是一把鑰匙,隻要正確就可以打開一把鎖,巫師們要做的就是熟練記住每一把鑰匙以及對應的那把鎖。
除此之外,他們能夠做到的事情相當有限。
莫宸也不認為自己的做出的判斷有什麼問題,結論是不是太武斷了一點兒。因為旁聽了這些人的交談之後,他發現這些人的身份是屬於官方組織的工作人員。
如果說,官方的人的水平都還代表不了整體水平的話,那麼他們也沒臉當什麼官方了,所以完全可以說,“巫師”這個群體的基礎就是這樣。
以語言規則作為核心的神秘體係……
掌握神秘力量方便快捷,但是隻局限於前期入門……
魔咒的威力較弱,效果較為單一,也許是被簡化弱化的閹割版本……
需要魔杖來施展魔法,這類裝備可以看作是法杖的變種,但是不確定魔杖是不是施展魔法必要的前提,還僅僅是一個優化措施……
魔法似乎都需要念咒,對於咒語和精神集中力似乎很有要求,除此之外貌似就沒有其他的限製了,而且口音問題應該不會影響到咒語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