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國集全國人馬、糧草於與尋國交界的鷹嘴嶺,整個中原國現在可謂是一片不設防的領土,這個消息早就不新鮮了,稱得上各國皆知,而青國在得知這種情況後,率先聯係的就是尋國,打算兩國聯合出兵,共同占領中原國。
其實所謂的“共同占領”無非就是青國向尋國示好,免得打起來時,青國既要對付已安然吞並衛國的天佑,又被尋國在背後捅了刀子,變成腹背受敵的局麵。
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尋國竟然有便宜不占,對青國的來使說,“因聖子出遊,此等大事難以決斷。”
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且不說在尋國雖然以聖府為尊,但聖府從不參與政事,就算聖子離府出遊那也會有傳遞消息的法子啊,怎麼可能因聖子不在就“難以決斷”呢?
不僅如此,尋國前陣子在青國還很張揚的勢力,也隨著唐文清在中原國境內的調兵,而變成了蟄伏的狀態,擺出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
定平王在氣憤、失望之餘並沒失去理智,還是想到了一些大臣前段時間提醒他的話,“呂廷軒如願當上潛龍城主,定是那中原國與尋國已有了首尾,隻是不知這尋國所圖何在!”
也有人說,“應是不知那唐文清所圖何在才是。”
是啊,唐文清到底圖的是什麼呢?半死不活的中原國嗎?這一點包括定平王在內的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就在定平王這猶豫之間,唐文清已抓緊時間調集了大量的糧草、馬匹、鎧甲、箭支等軍用物資到達鷹嘴嶺。
中原國不夠沒關係,唐文清搬空了中原國的國庫從潛龍城購買,實在沒銀子了,他就靠呂廷軒的影響從潛龍城賒,這其中朗乾門的名鋪暗鋪也沒少盡力。
一時間中原國的實力大增,再加上鷹嘴嶺險要的地勢,真的很令定平王頭痛。
定平王在無奈之下又試探著給穆子楚寫了封信,穆子楚的回信十分簡單,“我自家的事,不勞旁人覬覦!”態度可謂囂張已極,分明就是把中原國當成了天佑的私產。
就算早已想到穆子楚的態度不會好,可天佑這樣不把青國放在眼中,還是讓定平王忍無可忍。
“我豈能將中原拱手相讓,念心王小兒,實在欺人太甚。”定平王拍案而起。
定平王手下的謀士沒人勸定平王,他們早就過夠穿青粗布的日子了,而想奪回中原國,現在無疑是最好的時機,最起碼他們不用既分兵攻打中原國又防備尋國和天佑。
鷹嘴嶺不好打,他們可以不打嘛,等把中原國搶在手中理順了,再想法子也來得及,屯的糧食再多,也總有吃完的時候,假如這樣做的不是唐文清,一定會有很多人說,中原王這樣的做法實在是蠢透了。
定平王下定決心火速調兵,而當青國進入中原國後,真可謂一路暢通無阻,所過之處,每個城池都城門大開主動投降,城內家家關門閉戶,老老實實呆著,除了少得可憐的衙役,連一兵一卒都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