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都。
秀水街。
傍晚時分。
王大滿靠著一棵柳樹,盤腿坐在馬路牙子上,麵前鋪著一張報紙,報紙上麵放著3支電子表:一支低檔、一支中檔、一支高檔。
那天,在士多店門前趕走了花仔光一群人後,王大滿用搜刮來的三千多人民幣,又同沙膽坤進了一批電子表後,就馬不停蹄地朝北方的帝都趕。所以,現在王大滿的所有身家是:400隻低檔電子表、120支中檔電子表、12支高檔電子表、2100塊港幣、除去北上的路費和這幾天的生活費後剩下的150塊人民幣。
前世的時候,由於是做服裝生意的,所以作為北方重要服裝市場的秀水街,王大滿還是比較熟悉的。甚至,他還給其中的兩個攤位供過一段時間的貨。
按王大滿原來的計劃,就是利用電子表在南北方巨大的價格差,短期之內掙夠去香江的費用。
可是,這已經是擺攤的第三天了,卻連一塊表都沒有賣出去,甚至連問價的人都沒有。王大滿不禁有點著急,再這麼下去,別說掙錢了,連生活都要成問題了。
雙眼無神地望著旁邊攤位上擺著絲綢製品,王大滿愣愣地發呆。這時,一位老外婦女走過來,開始在那個攤位上挑挑撿撿。不一會兒,挑好了的老外就同攤主用蹩腳的中文講起了價錢。經過一番有來有往的討價還價,老外一臉滿足地拎著挑好的商品走了。整個過程,這老外連眼角都沒有瞥一下近在咫尺的電子表攤位。
“操!這老外,居然連看都不看一眼老子的表。”沮喪異常的王大滿暗罵道。
“等等...,不對啊!我他媽就是一頭豬。”王大滿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
剛才經過的老外,一下子讓王大滿醒悟過來:這秀水街是什麼地方啊!這是專門掙老外錢的地方。而老外對什麼感興趣啊?當然是絲綢之類的工藝品了。
電子表,國外有的是,還用到你中國來買?
這電子表在80年代的北方還是比較潮流的東西,價格也是比較高。但這種東西不能賣給那些每日裏為了吃喝拉撒、柴米油鹽奔波的工薪階層,更加不能賣給那些老頭、老太太。對他們來說,再好、再潮流的東西,盡管眼熱,但高昂的價格卻是壓抑住了他們購買的欲望。
那麼剩下來唯一可能有購買意向就隻有一類人,那就是年輕人。
要問帝都哪裏的年輕人多?那當然是各大高校了。可是普通大學裏的學生應該比那些工薪階層還要拮據吧。即便是有幾個家庭條件好的,比例也不會太高。
又要有購買意向,又要有點經濟條件的年輕人,到哪去找呢?
在帝都,還真有幾個地方會有這樣的年輕人。那就是帝都戲劇學院、帝都音樂學院、帝都電影學院。
能上那三所學校的學生,家庭條件應該都還不錯。而搞藝術、搞表演的對電子表之類的時髦物品的接受度也要比普通人高。
想到這裏,王大滿立刻長身而起,把攤子一收,頭也不回地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