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共八章之內容,沒多少保留地把林某對投資的認識寫了出來,如果你全看過並理解,相信應該有一定投資水平,倒不是因為從《雪球投資》中學得,豈敢如此妄言實令鄙人惕息;切確說可以與你就投資進行討論的,鄙人隻有這水平了,不過對實際投資還是夠應付的。當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吾輩隻是一凡夫俗子,也許平生能理解到的境界也就如此罷了,或許閣下不滿足於此,想要更上一層樓,我欣賞這種追求卓越的精神,不過對投資實際助益有幾多,我卻認為不得而知。

畢竟學無止境,不斷進取的積極心態是值得肯定的,不過也許像以前所說的吧,我們不認為投資是獨立於人性存在的,事實上其是為人處世態度的一種延伸,對自我的認識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人是怎樣的投資者;基於這個認識可知,應該跳出投資學習投資,其實本人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國學、高爾夫、登山、攝影、釣魚、潮流、養生之道等等,投資隻是其中之一,所以肯定不會占用我所有時間、精力。實際上有時候我會連續幾周沒怎麼關注股市,可能隻是看看財經新聞和收盤情況;比如這幾天就被一本心理學的書給吸引住了,連續幾天仔細的看完,但有時候會長時間認真研究公司年報,無時無刻在想關於投資的事,包括睡覺時突然靈機一動,馬上爬起來開燈把想法寫下來,在我的床頭邊上常常放著記事本,躺在床上的時候思維總是很活躍,容易有好想法出現,可這個習慣不是很好,容易導致失眠。

本書至此已可付梓,總算是圓滿完成任務了,終於可以大大的舒一口氣,有種釋重負的感覺,可能出於對“作品”基本還算認可吧,但距離滿意還差很遠;追求完美的性格可以增加責任感,把情事做得更好,這是正麵的地方。但有時候卻會走進吹毛求疵的死胡同,使自己整天對很多現狀不滿意,成為不快樂的一大“生產基地”,打算改掉這個習慣,讓生活過得輕鬆些,這才是內心真正想要的。

本來準備三個月時間把《雪球投資》寫完的,誰知道用了一年,早知道要寫這麼久,也許就不會寫了;偶爾寫寫東西滿愜意的,但長年累月為一個主題寫作,卻是一件辛苦活兒;很多東西都是內心的感受,作家們端坐在電腦前打字,不見得就一定比農民工戶外作業輕鬆,其實誰都不容易。隻是現在很多作家流水作業交文字糊口,隻要能換錢就好,寫出來的東西好壞不要緊,那麼“寫作”就真是件輕鬆事;我並沒有看重腦力勞動、輕視體力勞動的意思,兩種勞動都同樣重要,隻是說不流汗的勞動不一定就輕鬆,當然這話也適用於投資上。

想起當初會筆耕《雪球投資》,一方麵是渴望把肚子裏的“才華”揮灑出來;另一方麵也希望能夠幫助到想學習價值投資的朋友。因為我發現很多人不是喜歡投機,隻是除此之外不知道如何是好,包括很多技術分析高手,跟他們聊天的時候,談到基本麵或財務時,許多人都不由自主的吞口水,內心的不自信是沒辦法完全掩飾的。他們一般不會直接說價值投資不行,因為鐵的事實擺在那裏,價值投資肯定行,所以一般會說在中國價值投資行不通,潛台詞是“我不是不懂價值投資,是價值投資不適合中國股市。”當然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還是要給人家留點麵子,不要當場拆穿他,心裏知道就行。

另外,有一點當初沒想到的,在寫作的過程中,我結識到許多誌趣相投的朋友,為什麼這裏不用“誌同道合”?也許一年前我會用這個詞,但現在我對投資的理解更加“生活化”,不想在此解釋“生活化”的具體意思,如果你從頭讀到現在,肯定會懂的。我真的很感激這幫朋友,是他們的支持與鼓勵給了我信心與勇氣,也是他們讓我覺得辛苦筆耕是值得的。如果沒有讀者就沒有作家的寫作,寫作也失去意義,我的想法跟他們一樣,所以感謝這一路有您相伴,我的摯友。

最後一刻我想說的是:你就是你,獨一無二,沒有人可以取代,你應該為自己感到自豪。我們降生的本意是要過幸福、快樂的生活,失敗、沮喪、怨恨從來都是我們內心的敵人而非朋友,不要為別人的眼光而活、不要為環境而活,而要為你自己而活。這個是經曆過“生活”之後,我得到的最大人生體驗,說到根本上就兩個字——自信。現在每天無論多忙、多累,我都會抽出一點時間,獨自一個人,這段時間完全屬於心靈,會跟她開誠布公的對話,彼此之間肝膽相照。這跟人格分裂是兩回事,我們現代人太注重眼睛看到的外在世界,卻很少關心內在那雙眼睛看到的,甚至對它不信任,試問你連自己都信不過,還能夠信任誰;信任自己是建立自信的前提,而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做人要自信”是我能給你最好的忠告,此刻與你分享,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