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了意料之外的訂單, 沈衛民稍稍開心。回程一路心情都稱得上愉悅。
“衛民,你今天回家,還是留在廠裏加班?”徐新華坐在副駕駛問。雖然是淡季,他們兩個卻出奇的忙, 不連這次, 他倆已經放棄了兩次休息日。
所以徐新華才佩服沈衛民,連著忙了這些天, 到了省城還是忙, 他卻一點不見疲憊。說好了身體不好的呢, 但是現在瞧著對方精力可比他好多了。想著,徐新華又打了個嗬欠。
“要是廠沒事, 我就回家。”沈衛民微微笑,算起來他已經十多天沒著家了,家裏可別出亂子才好,爹娘和兩個小家夥都要好好的才好。
徐新華點點頭, 又突然想到什麼,“唉,你就算不回家也沒事, 反正弟妹時常過來看你。”
沈衛民笑:“是啊。”
徐新華不雅的翻了個白眼,他得收回剛剛對沈衛民的同情,這家夥有什麼值得同情的,不回家也有人來看他。每次來還都去食堂親自燒菜給他吃,徐新華有幸跟著吃了兩次,那手藝比孫師傅也不差了,也怨不得孫師傅哭著喊著要收衛民未婚妻為徒,後來實在不成,才退而求其次稱為“小友”。
接觸到徐新華的滿腹怨氣, 沈衛民低頭笑笑。他其實也不想的,每次都讓趙琪跑這麼遠,多累啊,不過嘴角掀起的笑意,卻說明了一切。
回機械廠看沒什麼事,和徐進山徐新華說一聲,沈衛民下班後就回家了。
有段時間不回家,紅池山的山楂紅了,柿子黃了,還有晚熟的青桃豐收季。青桃是紅池山一大特色,個頭不大,青中帶紅,清脆香甜。
沈衛民卻無心欣賞這些,離老遠都就看到吊橋上倆小孩正夠頭往這看。看見沈衛民第一時間揮手呼應。
倆小孩也明顯有了進步,想到他們來沈家溝的第一天,過來接沈衛民,就趴在兩邊的圍欄上看人抓魚,眼睛都不眨的,現在卻看都不看。上次入水捉魚還有之後帶他們玩了幾次水,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起碼他們對水沒有那麼大的好奇心了。
也因此,現在兩個小家夥獨自到吊橋來,沈父沈母並不會拘著。
當然也有可能是玩膩了,沈衛民雖然經常不在家,但趙琪經常帶倆人在吊河捉魚的。
十多天沒見倆小孩對他的回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沈衛民一下自行車,就被他毛蛋大侄子抱住了腿。
“小叔,小叔。我好想你哦!”
“我看你不是想我,是想玩具吧。”沈衛民無情戳穿。自從上次他終於把已經打磨好的玩具送給小哥倆,倆人就表現出了非凡的好奇心和創造力,聽沈衛民提到後麵還有,能讓他們組裝成更多玩具,他們早就在盼著了。
然後就拿眼睛渴求的看著沈衛民,讓沈衛民最後鬆口答應,下次過來的時候,就給他們帶回來。要不然你以為兩人會正巧等在這邊?隨著和小叔越來越親近,最初的那種特殊依賴漸漸轉型,已經很少來吊橋接迎了。
“嘿嘿,”李家康直笑。
“沒有,我們就是來接小叔回家的。”旁邊的葉聰神色認真,一字一句的停頓,表示強調。
沈衛民覺得無比欣慰,也不枉他在外麵拚死累活,掙錢養他們。拍拍後座的背簍,“走吧,回家。”
“耶!”李家康無比激動。
沈衛民嘴角也閃過笑意。
沈家院子現在隻剩沈衛民一家了。前段時間沈大柱沈二柱的房子終於建好了,這年頭建房沒有那麼多花裏胡哨,隻要準備好材料,叫村裏人來幫忙,很快就能完工。
木頭當然是山上伐來的,這個隻要和生產隊長說一聲就行,不過每家每戶一年都有定量,而且有規定說來年春要種雙倍的樹苗在山裏。這項規定在沈家溝深入人心,祖祖輩輩就是這麼傳下來的。沈衛民第一次聽說,不得不佩服先輩們的生存智慧。
繁衍往複,生生不息,這才是人和自然相處的最佳模式。
新房建好後,晾了幾天。大房二房就迫不及待搬了過去。不知道是對新房的新奇,還是在舊院住夠了,總之走得都很瀟灑幹脆。暖屋擺席時,沈衛民正在接受縣城記者站采訪,沒有趕回來,不過據
說是十分不錯的,難得的沒有吝嗇。
這一舉動在李招娣看來就是傻,手裏就那幾個錢,與其請人吃喝,還不如用在自己和兒女身上,對外人表現有什麼用?分家單過之後努力把日子過好才是最正經,手裏沒幾個錢就想著得瑟,一點定力都沒有,還指望他們能把日子過好?做夢!
沈衛民聽了這話隻是笑笑,事情是這個理不假,但是楊小青和李娟子的行為也不是不能理解,被婆婆壓了那麼多年,終於分家自己做主,不表現表現,哪對得起自己?
大房二房搬出去之後,李招娣和沈新乾找人把四間西屋好好修葺了一番,雖然是正在使用的屋子,但還是好好折騰了一番,趁著機會,堂屋也好好做了修補。雖然都是磚瓦屋,不過年數多了,漏雨的地方不少,以前沒法好好折騰,現在家裏空了許多,可以好好做修補。
沈父沈母,還有沈衛民和兩個侄子都搬到了西屋住。沈父沈母是因為堂屋修補,沈衛民提前騰屋出來,則是因為他爺為了慶祝孫子結婚,許給他要給他做組合櫥,沈衛民還追加不少別的訂單。
沈爺樂嗬的答應了,就連沈奶都沒有說什麼。
反正早晚都要收拾,再加上也要讓兩個孫子逐漸適應,李招娣就讓老兒子也跟著搬了出來,總之老兒子不常在家,在哪休息都是休息。
沈衛民回到家,和廚屋的李招娣打了招呼,推開東屋的門才想起來自己搬到西屋了。
“傻了啊?”李招娣看兒子帶呆愣愣,覺得好笑。
沈衛民搖搖頭,“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李招娣笑,走近幾步:“這就八月了,前幾天趙老四專門過來,我們定了具體日子,也就是十月初八。你看什麼時候有時間,帶著琪妮兒去趟縣城,買幾尺紅布,再一人做身衣裳。還有縫紉機,看看縣城百貨大樓來貨了嗎?不然就在省城買,錢娘掏給你。看看琪妮兒還有什麼需要,都買,你當緊別虧待了人家。”
“知道了,”沈衛民笑著回話。
傍晚,趙琪過來還篩羅,看到沈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