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 116 章(1 / 3)

相較於其他幾個工廠, 成衣廠最實在。

試品後,他們先打聽其他幾個工廠訂購情況以及單款產品價格,然後去旁邊開會討論。

“如果訂購禮盒, 咱們廠可沒有這麼大預算, ……”楚秋娥先開口。她口中的預算指的是分攤到每一個工人身上之後的預算,不足以拿下這整個禮盒。

成衣廠利潤可觀, 也不差錢。雖然說普通員工、技術工、研發人員對工廠的貢獻不一樣,平常工資也不相同,但是左不過大家都是成衣廠的一員, 領導覺得過節沒必要把員工分成三六九等,所以今年他們廠所有員工的節禮預算都是一樣的,包括對外。

可以不要禮盒,但是內容物一定要豐富充實。此舉勢必會給工會和采購部帶來一定麻煩, 畢竟他們得一樣一樣湊夠預算錢數, 但都是為員工著想,也不覺得有什麼了。

就很務實!

不過,沈衛民帶來的產品確實美味, 說實話如果能在過節福利中捎帶上一兩樣, 就能讓人眼前一亮。

現在該怎麼做,就看他們怎麼商量了。

十五分鍾後,一群人回來。

“沈兄弟,禮盒就不必了, 我們想預定其中一兩樣產品,能不能行?”楚秋娥出麵商量。

沈衛民點頭,“可行。不過,如果數量大的話,這款產品就不能在選擇範圍內。”

眾人抬頭, 看到他手裏拿著一塊蛋黃酥。

沈衛民現在是事先給他們提醒,之前三個工廠選品時蛋黃酥都是首選。依照剛剛他們各位的反應,結果應該相差不大。

但不行!

蛋黃酥製作工序複雜,且極其考驗人的手藝,要說這些還可以指導,但是鴨蛋黃難得。

“啊!這不行。”不少人抗議。

“蛋黃酥售價是其他糕點的兩倍,如果能出貨,我當然不會推辭,無奈蛋黃供不上。蛋黃是這道點心的核心,我不想在質量上妥協,所以寧願不接大單。”沈衛民解釋了幾句。

“既然是開工廠的,知道自己的核心競品,竟然不提前準備好嗎?”有人質疑,語氣不咋高興。

沈衛民看了一眼說話之人,淡淡的開口:“我廠蛋黃酥已經預定近兩千單,一款產品火爆到這種程度,就算是大廠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就安排好。再來醃製蛋黃是需要時間,長短都會影響口感。”

所以,不少鹹蛋黃都要存放進空間,時間停滯保存味道,不然就不新鮮了。

眾人這才沒說話,按照剛剛沈衛民的報價,以兩倍算,大致能猜出蛋黃酥的價格。對他們講求務實的工廠來說,可以但沒必要。

不過,可不能認慫。“你這樣做可說不過去,別廠都有分配。我們成衣廠也不差錢,難道還不配擁有這款糕點了?”

“楚主任,如果你們訂購禮盒,我二話不說,就是早市上一個一個去收,我也把鹹蛋黃給您湊夠嘍。但聽您的意思是要散購,如此真的就隻能考慮其他幾種,預定量太大,我們廠吃不消。”

看沈衛民說的誠懇,楚秋娥沒再說什麼。

最後通過投票選出了兩種糕點一是綠豆糕,一是甜果子。逢年過節,可以不吃各類幹果、山楂核桃,但是各種糕點是家庭必備。

省成衣廠大概將近四千人,他們就下了四千單。

簽合同,拿定金。走出成衣廠大門,沈衛民才後知後覺的發現成衣廠竟然一躍成為了他最大的客戶。

之前沒想接這樣的訂單,主要是怕混亂。另外,像機械廠、鋼鐵廠這樣的萬人大廠,他根本沒辦法承接。成衣廠的規模不小,但是隻有兩款產品,還是能出貨的。

“這個法子不錯,要不我們再去煤球廠試一試?”趙琪提議,他們之前都是讓客戶自由組合產品形成禮盒,一直沒想到拿單款產品來做,仔細想想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隻生產單款產品速度會加快,給工廠造不成太大壓力。

沈衛民搖頭,“不了,貪多嚼不爛,咱們之後不接單了。”

現在拿到的訂單已經十分可觀,就是不忙其他,隻生產這批訂單,都要用上好些時候。回去之後還要和公社那邊斡旋,他們需要盡快在公社領導支持下鋪向市場,此舉花時間、花精力,還得有產品支撐。

要是進行的順利,給供銷社、賣貨郎等供給產品規模也不會小。

現在可已經是十一月初了。

“那我們算提前完成了任務?要提前回去嗎?”趙琪有些不舍。

沈衛民搖頭,“明天掐點給七叔打個電話,工廠開始投入生產,讓大家先練練手。我們周一再回去。”

“嗯?”

“你不是對文藝品展覽會感興趣,趁著我們在省城,你多買些能用到的。想參加就去參加,咱不抱多大期待,就當和大家交流經驗。”沈衛民語中帶笑。

“衛民哥,你看出來了?”趙琪笑,她確實挺感興趣的。

說到繡品,她有不少。大都是結婚之前,百無聊賴的時候隨手繡的。上次和衛民哥去紡織廠,她拿了幾匹素絹,寬一米五,長竟有十多米。

思前想後,她嚐試繡《清明上河圖》打發時間,現在也已經完成一半了。拱橋、來來回回不同職業和階層的行人、船隻、兩岸風光,讓她仿佛回到了那繁華的汴京城。

不過,參加文藝品展覽會,這些繡品就不合適了。既然上麵給馮家的命令是要符合最廣大人民的審美要求,那麼她朝這個方向努努力,是不是可行?

“既然喜歡,就要一直堅持下去。我們參加展覽,隻是為了和大家切磋技藝,相互學習。沒準還能交到幾個誌氣相投的朋友,如此可就是大大的幸運了。”沈衛民鼓勵她。

“嗯。”趙琪鄭重的點頭,她也是這麼想的。

接下來的幾天,夫妻兩個還是很忙,但相較於前幾天的心力交瘁,現在輕鬆了許多。他們活躍在省城各個集市、百貨大樓和供銷社。

看見喜歡的就買,是他們的日常。

得虧現在是已經是初冬,大家都穿的厚實,戴上護耳帽和自製口罩,根本看不清楚誰是誰。再加上有空間這個作弊利器,找個了無人煙的地方,把東西扔進空間,換身衣裳又是一條好漢。

不然,他們兩個極有可能被請去喝茶問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