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 130 章(1 / 3)

眼前的顧客少了一半, 售貨員也沒有絲毫的驚慌,不甘心或許是有的,但最後也隻是似笑非笑。別看她們隻是百貨大樓的售貨員, 卻是正式工人,隻要在百貨大樓待著, 她們就有工資根本不按幹活計算。

現在沒有顧客就是上帝的說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各方麵物資匱乏, 大家的選擇麵狹窄。雖然大家不愛聽, 但是售貨員有一點說的沒錯, 那就是在省城, 不管是百貨大樓還是各個供銷射, 食品進貨大都來自省食品廠,壓根就沒有外收的慣例和習慣。

就算這些顧客現在離開百貨大樓,但隻要他們想買糕點,就是再多跑幾家, 買到的貨都是出自同工廠,當然也是一樣的味道。不愛吃?行啊,那你就別吃。隻要你吃,就會是上麵的結果。

他們全不在乎, 但對沈衛民來說這卻是個機會。他緊隨幾人走出百貨大樓, 從背簍裏拿出自家糕點,切成塊放在托盤上。

然後請剛開始說話對糖果子糕點表達不滿的兩個婦女, 他並沒有迂回提醒, 而是開門見山:“兩位同誌,我剛剛也在百貨大樓,知道您二位想買糕點最後卻沒有買成。正巧我這邊能解決你們的煩惱,請嚐嚐這個, 看合口味嗎?”

有些事情必須主動出擊才能得到好的結果,一味窩在自己的舒適區,根本不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沈衛民在省城和各廠談合作是一項挑戰,現在他踏出這一步依然是挑戰,在得到對方的答複之前,他不知道自己麵臨的結果是什麼。

不過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可能再有更壞的結果,所以無論她們的答複是什麼,沈衛民都能欣然接受,並且不氣餒的繼續尋求其他的方法。不過等待答複的這時刻,他內心確實是忐忑的,時間被無限拉長。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絕對沒錯。但比這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雙能發現機會的眼睛。隻有知道機會來了,才能伸手抓住,否則一切都是免談。沈衛民隻希望自己此時的做法沒有錯,他希望自己能夠抓住機會。

劉環抬頭看向眼前的年輕人,對方把百貨大樓裏剛剛發生的事情一筆帶過,但是很顯然剛剛發生的一切對方都看在眼裏,不然他根本不會站在這裏。

這是個聰明人,劉環心裏默默說道。

不過說實話,她現在根本沒有心情理會。剛剛在百貨大樓裏她並沒有表明身份,她和身邊的朋友本身是省食品廠的工人,雖然都是坐辦公室的,並不參與生產,但也知道省城各百貨大樓和供銷社都是由省食品廠供貨。

倒不是說她作為省食品廠的工人,沒有集體責任感。隻是近來糖果子等幾個傳統糕點的味道確實變化太大,家裏長輩包括她自己都發現了。剛剛在百貨大樓裏忍不住和朋友發牢騷,沒想到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其實之後她就沒再繼續說下去了。得到大家的認同固然是件高興的事情,但是認同的事實與她自身的身份相悖,就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了。劉歡和同事之所以轉身直接離開百貨大樓,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當然那個售貨員看不起人的態度也讓人氣惱就是了。

“這位同誌對不住,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我們還是準備去供銷社看看。另外,這樣的事情以後別做了,就算要做也離百貨大樓遠一些,不然被發現會很麻煩。”後麵一句話,劉環刻意壓低了聲音,很明顯的提醒。

作為省食品廠的宮人,劉環當然知道食品廠內部規定,那就是隻向百貨大樓和供銷社放貨,除非有過硬的關係,否則私人別想拿到貨。

劉環是不知道眼前這位同誌有沒有過硬關係,或者他手中的糕點是通過另外渠道得來的,例如自製或者是從他人手中收購,但不管是哪種方法,他現在的做法都侵犯了食品廠的利益。

私底下小打小鬧,在集市上進行小範圍販賣宣傳倒沒什麼,省食品廠也沒有那麼大的能量,但是搶活搶到百貨大樓門前到底不妥。作為省食品廠的工人,這方麵劉環還是保持自己的職業道德。

沈衛民眨眼,他沒想到眼前的女同誌會好意提醒他。不過現在顧不上這些,察覺到對方想轉身就走,沈衛民往前踏出一步,擋住了對方離開的道路。

“這位同誌話既然都說到這了,不妨還是嚐一嚐吧,就看合不合口味。我沒有別的意思,隻是這大過年的,誰不想家中長輩親戚能吃點可口點心。根據如今局勢,您在百貨大樓和供銷社買到的糕點都是一個味道,要是去別處買還不如剛剛不離開,何必為了爭一口氣讓自己受累?”

省食品廠的產品放到百貨大樓和供銷社,都是有定價的。這個定價因地區而異,同在省城,他們定價起伏不大。兩位女同誌賭氣從百貨大樓出來,卻又得到其他供銷社,先不說價錢問題,胸口這口悶氣定然很難平和吧?

劉環和朋友對視一眼,可不是嗎?她們選擇轉身離開百貨大樓是受不了氣。說實話能進大廠當工人的,日常誰見了都是客客氣氣的,在親戚朋友跟前也是頂有麵子的存在。剛剛灰溜溜的從百貨大樓走出來,現在還要像那名售貨員所說的偷偷跑到供銷社購買同樣產品,不用說也知道接下來幾天肯定要心氣不順。

劉環深吸一口氣,不得不說她和朋友的心思被眼前這個年輕同誌看穿了。和旁邊朋友對視一眼,劉環抬頭看向沈衛民,自從對方站在她們跟前,嘴角就一直帶著笑,看上去很和善。

沈衛民長大好,今天為了談合作,還精心打扮過。雖然穿著棉衣,外麵確實嶄新的軍綠褂和幹練黑褲,絲毫不顯臃腫。身姿挺拔、麵容英俊、精神麵貌也好,這樣的人很容易獲得別人好感。雖然不至於決定別人對己的態度卻能起積極的影響作用,就像現在劉環幾乎下意識認為沈衛民是無害和充滿好意的。

“那我們就嚐嚐?”

劉環的話音剛落,沈衛民托盤遞過來了,“這裏一共是三類型糕點,同誌你二位好好嚐嚐,全部手工製作,味道正宗。”

口說無憑,實踐出真知。

劉環和朋友抱著嚐試的態度嚐了嚐,接著眼前一亮。同樣的糖果子,不一樣的風味。她們現在嚐到的確實比近來品嚐到的味正醇香,香甜綿密,一如記憶中的那樣。

“小同誌,你這糕點是哪裏買的?可以告訴我地方嗎?”劉環直接問道,她家公公好這一口,之前的都不滿意,如果是這個味道,肯定沒話可說。

她旁邊的朋友也抬起頭來看向沈衛民。

沈衛民費了這麼大勁,就是為了招攬顧客,對方既然誠心相問,他當然不會有所隱瞞。“那邊集市上大牌坊西邊,有一輛小貨車正前麵的攤位就是。要是兩位喜歡,可以過去看看。”沈衛民熱情說道。

劉環和朋友對視一眼,“謝謝小同誌給我們指路。”

沈衛民搖搖頭,“不過是各取所需。另外如果兩位能多帶幾個顧客過去,我做主可以算你們便宜些!”

最後一句話,沈衛民聲音低沉,僅他們三個能聽得見。這年頭大家夥兒的物質生活都不能得到最大滿足,就算是城裏雙職工家庭,大部分時候也過的緊巴巴的。人民的精神麵貌是很好,但是現實永遠是最現實的。

沈衛民說完這句話之後,劉環和她朋友的眼睛都亮了,不過,“同誌,這事你做的了主嗎?”

不怪她們對懷疑沈衛民,他看上去太年輕了。錢和票不是小事,對方冒著風險在集市上擺攤,肯定是有幾分膽識的,不過她們卻無法斷定這件事和眼前這個年輕同誌有沒有直接關聯。要是她們拉了顧客過去,年輕同誌說話卻不算,這不是耽誤事嗎?

雖然是這樣問,劉環心裏其實沒底,年紀小意味著撐不起大個攤子。現在他在百貨大樓晃悠,攤子那邊肯定還有人看著,到底誰說了算話。

“當然。”沈衛民的回答充滿自信,“兩位既然來百貨大樓閑逛,家肯定就住在附近。我卻是外地人,如若反悔,我肯定更吃虧,所以兩位不用擔心我不兌現承諾。”

劉環和朋友差不多已經相信了沈衛民話,正如他說的一樣,她們確實就住在附近。其實說句實話,如果沈衛民毀約,別管對方是當地人還是外地人,她們都有法子回擊。這樣想,試一試也沒什麼。

“行,我這就去給你劃拉人去。”劉環爽快表示,不費多大功夫就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這買賣她得幹!

她的朋友亦是這麼想的,兩人站在旁邊商量了會,然後一人走進百貨大樓,一人朝著相反的方向走去。

沈衛民笑了笑,雖然不知道這個方法會起多大成效,不過他盡力在拉個人了。現在他就找到兩個替他宣傳的人,如此要支付工資也是理所當然,隻希望她們給力些,別讓他臉麵上太難看,哪怕介紹來一個也算。

積少成多,賣一份少一份。

沈衛民接著又找了幾個人,讓他們做和劉環一樣的事情,之後走回攤子。

他們在集市上的生意不好不壞,和百貨大樓以及周邊的供銷社根本比不了,但勉強也算漸漸開張了。雖然現在還是龜速前進,但是樂觀點看起碼沒有倒退。

唉——

沈衛民回來的時候,沈東林正在和一個老太太討價還價。對方大概隻想出錢不想出票,正在和沈東林扯皮。做生意的人,尤其擺攤的人來說,這是經常遇到的行為。像今天,他們就遇到一波又一波有這樣要求的顧客。

他們既要錢又要票,在這條街上算是獨一份。

“老人家,這個我不能答應。剛剛你已經嚐過糕點了。我再次給您解釋一邊,我們的糕點都是真材實料,好吃健康,它值這個價。您這一砍價,我就賠錢了。按您的價格,我們恐怕都湊不齊回去的路費。不能這樣,不能這樣。”沈東林笑著說道。

“再便宜點,再便宜我就再稱五斤。”老太太繼續還價,這顯然是一個高手,沈東林說了這麼多,她根本不為所動。

“就算老人家把我這車貨都拉走,也不能再便宜了。”沈東林不為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