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第 166 章(1 / 3)

第二天, 沈衛民出發去訓練中心接倆孩子。到了地方左等右等不見人出來,反是他被請了進去。

要說他家倆小子那是頂省心的,不管在沈家溝跟大生叔、沈奶學習的時候, 還是在縣城上學的時候,從來沒被請過家長。究其原因,兩個小子長的有欺騙性, 且各項成績都比較突出, 各科老師都喜歡。

這還是沈衛民第一次有機會和教導孩子的老師深入交流。

然而聊天的內容卻和他想的大相行徑。

沈衛民從辦公室裏出來,就看到等在門口的兩個崽子, 此時具是忐忑的看著他。很顯然, 他們一早就知道了這件事。

“小叔。”李家康和葉聰迎上來, 他們眼裏的雀躍如此明顯, 沈衛民想忽視都很難。

“走吧, 回家,你爺奶和小嬸都等著呢。”沈衛民溫和說道,對於剛剛在辦公室裏發生了什麼閉口不言。

李家康神色稍變,就連尋常慣是沉得出氣的葉聰,也是一臉緊張。

“小叔……”

“嗯?”沈衛民看著倆孩子笑的燦爛。

“沒,沒事兒。”李家康訕笑著擺擺手。

沈衛民抿了抿嘴唇, 要不說他家倆小子厲害呢, 就算到了現在依然能沉得住氣,不跟他打聽結果。不過, 沈衛民並不感到高興,他家倆孩子才多大,他這個年紀的時候在幹什麼?恐怕還在李招娣懷裏撒嬌耍賴呢,有時候就為了多舔一口糖。

想到這裏,沈衛民心情更沉重, 就連這雪在他眼裏都像是一粒一粒砸在地上的。沈衛民無聲歎氣,往汽車走去,倆孩子在後麵跟著。

“小聰哥,你說小叔這是什麼意思?”

葉聰搖頭,整個沈家而言,最不該提出反對意見的就是小叔了。從到沈家溝的那一天起,他們想幹什麼,小叔都持支持態度,就連來京市參加訓練營,小叔叔也在和他們商量之後順從了他們的選擇。

這是第一次,小叔當著他們的麵冷臉。

“事情不該是這樣的,不該是這樣的。”李家康念叨著。

葉聰沒說話。

“沒事兒!小聰哥不用擔心,要是小叔不答應,咱倆就不去了唄。”李家康表現出了超出他這個年紀的豁達。這是倆孩子之前就商量好的,教官找到他們把選擇利弊說清楚了。旦答應,他們麵臨的就是死命的學習,玩命的訓練。

凡是對那一身衣裳充滿向往的男孩子,哪個沒有幾分血性兒?如果能往前走一步,就算是困難天高,他們也能越過去。但是當這一切和親人的意願發生衝突,事情就得另算……

李家康年紀在那裏擺著,他和親父李衛國感情深厚,但是李衛國走的太早了,早到他離開的時候李家康剛剛記事兒。李家康到現在都沒忘記自己的父親,但是承繼他這份濡慕感情的卻是小叔沈衛民。他現在口中所說的家就是指池山下的那個小山村,那裏有爺奶、叔嬸、太爺太奶和大生爺爺,這些都是他非常重要的人。

李家康現在年紀偏小,雖然有顆折騰的心,也向往那一身軍綠,但要說現在就急切都必須要怎麼樣,那是完全沒有的。以他現在的心智,也琢磨不了那麼遠。想的少顧及就少,也就更在乎家裏人。

爺奶對他倆向來溺愛,這次他們離家遠行到京市參加訓練營,爺奶就非常憂心。如果讓他們知道自己和小聰哥即將要參加那麼危險的計劃,他們肯定更擔心。

本來以為可以在小叔這裏做做文章,但想到小叔剛剛的表情,李家康是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了。和小叔說話從來不能硬碰硬,平常時候胡攪蠻纏,小叔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在旁邊瞧樂和。遇到正事如果還胡攪蠻纏,小叔從來不會手下留情。

他和小聰哥紮在這種教育中長大,沈衛民什麼表情意味著什麼,兄弟倆無比清楚。

不過也沒什麼好遺憾的,李家康吐了口氣,默默想著。

不過他這話剛吐出半句,葉聰就睨了他一眼。

李家康瞬間就軟乎了脾氣,小手一攤:“那你說怎麼辦?反正隻要小叔不同意,我們啥都幹不成。”

“嗯,我也不知道。”葉聰罕見的有些鬱悶。

兩個小家夥站在原地嘟嘟噥噥,沈衛民已經走出去老遠:“凍著好玩?我們該回去了。”

“哦,來了!”

沈衛民看著朝他狂奔過來的倆崽子,他們在訓練基地穿的輕薄,剛剛□□心小叔每人裹了一件大棉襖,此時撲過來像兩隻撲棱蛾子,笨笨拙拙的,看上去有些滑稽。

沈衛民沒忍住,摹地笑出聲來。

叔侄三個回到家的時候,雪又下得密了些。

“奶,我們回來了。”剛進胡同,李家康就開始大喊。

李招娣同誌手裏拿著笊籬就迎了出來,“終於回來了,快進屋暖和暖和。”說完這句話,又趕緊回了廚屋。

她老人家正在炸丸子,再晚會兒就要糊鍋底了。

沈家一家四口感情好,平常院子裏也算是歡聲笑語。但是多了倆孩子到底還是不一樣,整個院子都被填滿了一樣。

沈衛民聽著倆小子跟趙姑娘說話,心情愉悅了點。

菜丸子、小酥肉,配上天不亮就開始熬的八寶粥,滋味絕了。

楊文也就是這個時候過來的。

關於楊文也回京市這件事,沈衛民說不清什麼滋味,能夠在京市看到楊文也,他無疑是高興的,但一想到此後楊文也就要長居京市,心裏就有濃濃的不舍。但是他們現在還不知道要在京市待多久,又覺得京市有個頂熟悉的人方便,幾種感情交織之下,沈衛民表情就有些糾結。

“怎麼?十幾天沒見就不認識我了?”楊文也揶揄道,“就算在池縣,咱們有時候不也十天半月見不著。”

那可不!兩人都是大忙人,趕上沈衛民出差,楊文也下鄉,個把月不見的時候都有,但這次情況和以往都不同,楊文也回京市了。自此後,他在池縣就少了一個親人。

“小楊?”李招娣看老兒子去開個門一直不回屋,就跟著出來看看,卻沒想到見到了楊文也。他鄉逢舊知,本該是激動的,但是一想到這是京市,李招娣愣了一下。

“小楊,你這是回家探親?”

楊文也沒有正麵回答,“嬸子,我是聞著味兒過來的,早飯還沒吃。”說著還揉了揉肚子。

李招娣瞬間被轉移了注意力,“那趕緊進來,進來,三柱子,趕緊領你哥洗手,我去給盛湯。”

沈衛民應了一聲。楊文也正想說什麼,屋裏老小聽著音兒都迎了出來。

“楊叔,你來了?”李家康和楊文也向來是親厚的,此時見著也有些驚喜。

“嗯。”楊文也把洗手的時候擼起的袖子放下來,和沈新乾打過招呼之後,又看向兩個小的,“怎麼樣,在訓練營裏呆的可習慣?好好表現,幹一行愛一行,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堅持,要是三心二意,我可不答應。”

“奧。”李家康偷偷瞄了自家小叔一眼,應了一聲。

楊文也是做什麼的,那是長了七竅玲瓏的心腸,看到李家康這個表情就知道叔侄三個肯定有事瞞著他,不過什麼場合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還有人比他更清楚?

和沈家人一起吃飯對楊文也來說不是登門做客,而是回家,自然從頭至尾不見拘泥,其樂融融。

臨近年底,楊文也又是時隔好幾年才回京市,自然是拜訪不完的長輩,忙不完的事情,能在第一時間到沈家來已顯親厚,自然是不能久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