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第 188 章(1 / 3)

沈衛民先去小屋看了眼兒子。

沈彥軍小朋友睡覺跟打仗似的,踢被子扔枕頭,睡著睡到地上的情況經常發生。為此,他的屋專門鋪上了地毯,就是這樣,還不叫人放心,沈衛民晚醒的話總要來看一眼。

今天大概是因為白天玩累了,沈彥軍小朋友老老實實躺在被窩裏,睡得香甜。

低頭親了親兒子的小臉蛋,沈衛民帶著笑回屋。

他動作很輕,沒有驚動睡夢中的妻子。

沈衛民今天體力已經耗盡,精神也非常疲憊,沒一會就墜入了夢想。

他夢見了李家康,那時候毛蛋還小,黑黑瘦瘦的不咋好看,知道自己要接他走,高興的不行。後麵要去京市訓練,小家夥在背後偷抹眼淚,生怕長輩們發現。拿到大學通知書,他第一時間打電話回家,語氣中的雀躍怎麼也掩飾不住。

算一算,他把家康接到身邊已經十多年了,他親眼看著對方從小團子長成了壯小夥,成為有誌少年。沈衛民經常和倆孩子講說他們是他的驕傲,這句話並不是說虛的,他是真這樣認為的。雖然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解決他們的全部心結,但是他盡自己所能給了他們他能給的所有。

世上萬事,十之有九不如意。經曆過不如意的人會走上不同的道路,他們或選擇壓抑自己,或選擇報複他人,不管哪一種選擇,最後導致的都是有缺憾的人生。等他們老了或者是因自己所做的事情受到懲罰的時候,回首往事,他們總會把自己的過錯歸咎在自己曾經經受過的痛苦上麵。

這是大多數人的做法,但多數決並不表示事情就是正確的。

葉聰和李家康經曆過同樣的事情,那就是幼年喪父,這是生而為人至悲至痛之事。當然要細究的話,李家康又比葉聰幸運的多,李衛國是以英雄的身份去世的,留給家康的精神財富比這世上任何一個父親都不差。而葉聰的父親不僅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沒有撫養孩子長大,更是把自己的汙名永遠的留在了孩子身上。

這些年,沈衛民一直在協調其中不同,盡量不讓他們覺得自己生命裏父親這個角色是缺失的。沈衛民給自己的定位從來都是養父,不管是行動還是精神上,他都想著能給孩子做榜樣。

把倆孩子接到身邊的時候,他們已經記事了,沈衛民知道他們從來沒有忘記曾經,雖然那些事情發生的時候他們還太小,可能都不理解“殉職”這個兩個字意味著什麼。

不過,對象是親生父親,是一個從他們出生那一刻就扯上無論如何都撕不斷關聯的人,他們絕對不會忘,記憶隨著年齡增長而愈加深刻,現在他們已經到了能夠理解的年紀,甚至他們遠比其他人了解的更透徹。

沈衛民上次見到李家康,還是三個月前,當時他去京市出差,因為任務緊急,叔侄兩個隻在訓練營的宿舍匆匆見了一麵,話都沒說幾句。

當時李家康剛接到新任務,整個人都是緊繃的。因為保密原因,沈衛民沒有開口問,以至於到現在他都有些在意,總覺得當時大侄子有些不對。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這段時間,沈衛民覺得自己斷斷續續夢見他大抵是因此。因為是第一次經曆這樣的情況,沈衛民無從判斷這夢意味著什麼?又昭示著什麼?

醒來,日頭已經老高。

沈衛民躺在床上苦笑,大概是因為昨天小聰回來,他覺得不適應了。從小到大,不管是在家還是出門在外,小哥倆幾乎就沒分開過。

他們是彼此最重要的兄弟,是可以放心把後背交給對方的戰友,也是最了解對方的那個人。冷不丁的隻有一個人回來,總讓人覺得不適應。

說起來除了給錢給票,這幾年沈衛民能顧到他倆的地方很少,首先距離是最大問題,從池縣到京市,就算一路順利也得花費不少時間,更不用說中途往往會出現波折。

當然,長輩照顧孩子的心思並不會因為出行困難就夭折,最大的問題是出行不易。通行證、身份證明,每次出行前都要準備一大堆東西,並且還得考慮時效限製。如果沒有正當理由更麻煩,麻煩連著麻煩就是一連串麻煩。

說到這裏,沈衛民就覺得慶幸。

盡管一切都是這麼真實,但是他生活的七十年代和現實中先輩們所經曆過的那個種花家的七十年代還是存在某種偏差,某些政策並沒有那麼嚴格的執行現實標準。說到底這隻是個平行世界,世界觀不可避免的會受到締造者和外來者影響。當然,曆史發展之大趨勢是相同的。

沈家溝食品加工廠發展至今仍然掛著池山生產隊副業的牌子,隨著體量越來越大,工廠性質不斷遭到人們質疑。

沈衛民和縣裏領導以及有利害關係的工廠都有牽連,要不是關係好要不就是利益相關,以此規避了許許多多的風險。但是,總有那麼些人會受周圍影響,情緒高漲,然後就會做出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中間也出過不少事情,最嚴重的一次他們直接闖進工廠,甚至還要拉走沈衛民,所幸在多方協調之下順利解決了。這條路走不通,就有人想劍走偏鋒,對沈衛民身邊的人下手,得虧之前沈衛民利用他家小朋友把沈爺沈奶的好東西都摳搜了出來,放在了最安全的地方,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這其中還要感謝沈家溝全體村民的團結,就算偶爾出現一兩個不和諧音,他們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反應過來,然後維護應該保護的人。所以雖然中間波折不斷,但總歸是有驚無險。

一切都在發展,沈家溝食品加工廠也不例外。沈衛民本人更是常年在外奔波,因為洛特集團的訂單量不斷加大,訂單品類不斷更改,他每年都會往返於各省食品廠,協調生產,發布任務。

京市和海市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海市便利的地理條件一直是貨品走出去的最佳選擇。京市更多的是因為他有牽掛在那,每年總有幾個月他們家會利用職務便利住在京市。

也就是這兩年,孩子們都大了,他們做長輩的才正式放開了手。

不過兒行千裏父母擔憂,沈衛民自己帶入的角色是父親,當然也不能免俗。

沈衛民揉著腦袋坐起身,比起往常,他今天起的有些過晚了。

倒也沒差,工廠那邊既然沒人找來就是沒事兒。另外,知道他家小聰回來,就是有事七叔四哥他們也會頂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