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嬴政年已十六,已經初初長成,呂不韋多奸猾的一個人,深知自己和趙姬的事情若有朝一日,被嬴政得知,恐怕會給自己招惹禍端,所以急忙想從這段關係裏抽身,這才有了嫪毐的出現。
若想讓趙姬名留千史,那麼她也得從這段風流韻事中出來,扶持嬴政統一六國,效仿遼國的蕭太後,將秦國推至鼎盛。
按照規矩,男子弱冠後方成年,嬴政上一世也是二十一歲才親政的,而眼下五年內,朝政大部分還是得把持在呂不韋手中,白珠麵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把呂不韋給扳倒。
就在她打算好好謀劃此事時,簾外響起一道聲音,“王太後,華陽太後有請。”
白珠回過神來,微微顰眉。
這位華陽太後,名義上算是趙姬的婆婆,不過秦莊襄王並不是華陽太後所生,他的生母乃是夏姬夏太後,不過這位夏姬並不是那三嫁為王後,七嫁為夫人的鄭國公主夏姬,夏太後她出身卑微,雖生下了秦莊襄王,但在當時,這個兒子也並沒有給她帶來多少助力,反而被挑成了質子送往趙國,若不是後來在呂不韋幫助下,說服了華陽太後收養了秦莊襄王,這個王位未必會落到秦莊襄王這一脈身上。
所以在這宮裏,華陽太後的威望,遠比夏太後高上數倍。
而在趙姬的記憶中可以看出來,華陽太後也並沒有多喜歡她這個名義上的兒媳婦,華陽太後是楚國羋姓貴族之女,一生受盡寵愛,甚至秦孝文王還特地建造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華陽宮,這樣一個一生順遂無憂,高高在上的女人,當然是看不上曾為姬妾,後母憑子貴,成了往後乃至王太後的趙姬。
都說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婆媳之間,千古的難題。夏太後尚且老實本分,深居簡出,可趙姬卻做不到朝華陽太後唯唯諾諾,早在秦莊襄王還在世時,華陽太後就沒少刁難她,但礙於秦莊襄王是依靠著華陽太後才得以繼位的,所以多有尊崇愛戴,趙姬也隻能忍氣吞聲,直到熬出了頭,自己的兒子繼承了王位,她才在華陽太後麵前挺直了腰杆子。
趙姬本就不是個能收斂性情的人,她和嬴政當初被丟在趙國數年,多次死裏逃生,這好不容易掙來的富貴,自然是要揮霍無度,唯我獨尊,哪裏容得下華陽太後在她麵前指著鼻子罵。
就這樣一來二回的起了爭執,華陽太後就更加盯緊了她的寢宮,但凡看到呂不韋出入內宮,都要把她叫過去訓斥,以往趙姬根本不搭理她,華陽太後傳話歸傳話,隻當沒聽到便是。
就在外頭的宮人躊躇不展,以為王太後又要裝作沒聽到時,簾子卻被掀開,隻見王太後從裏頭出來,一派淡然的模樣。
“走吧。”
柳眉稀奇,今兒個太陽是打西邊出來了?但轉念一想,剛才內殿一陣怒斥,又看見相國灰溜溜出來了,恐怕是沒在王太後麵前討到好臉,想來王太後是心情不爽,要去華陽宮吵架了。
她不敢多言,小步跟在王太後身後,王太後一向馭下極嚴,但凡差事當得有一點不順她心意,她都會重罰重責,所以芷陽宮的宮人們素來伺候,都是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就在她悶頭盯著腳下的路時,隻聽見王太後慢悠悠道:“長安君這幾日,是不是還是經常往華陽宮跑?”
長安君乃是秦莊襄王的另一個兒子,名為成蟜,比嬴政要小上四歲,他是秦莊襄王從趙國逃回秦國那一年,和一個婢女所生,趙姬對成蟜素來是厭惡憎恨,隻因為她和自己的兒子被丟棄在趙國死裏逃生時,秦莊襄王卻還和別的女人生下了兒子,全然是沒把她和兒子記掛在心裏。
那婢女當年難產早產,成蟜生來體弱,一直跟個病貓兒似的,要不然趙姬都懷疑,秦莊襄王還不一定會把她們從趙國接回來,指不定眼下坐在王位上的,就是成蟜。
她不喜成蟜,對華陽太後也一直不大尊重,華陽太後便生了其他心思,近來和成蟜多有親近。
柳眉諾諾道:“是華陽太後說長安君身子孱弱,要好好進補,便經常召長安君一同進膳,眼下這個時點兒,應該長安君也在。”
白珠輕輕頷首,沒有再多問什麼,便來到了華陽宮。
宮人將她引進以後,華陽太後果然和長安君在一同進膳,雖是分桌而坐,一上一下,但時不時示意宮人給他夾菜布湯,看那模樣,還真有幾分憐愛之意。
見到白珠來了,她才沒了笑麵孔,冷下了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