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五點半,,城市的棱角從褪散的霧裏慢慢顯露出來。
東方的天空泛起魚肚白,春末的微風輕輕吹著,像是想要喚醒沉睡的人們。
薛芷夏就在這淡淡的亮光中醒來了。
在心怡老人院呆的這兩三個月裏,她的身體已經生出了屬於這座社區的生物鍾,根本不需要鬧鈴,自己就會在這個點醒來,準時地迎接新的一天的開始。
等她飛快洗漱好,趕到老人院門口。景鈺已經坐上自己的車子等在這裏了。這是兩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有時候你來得早一點,有時候他來得早一點,另一個人都會默默地在這裏等著。
仿佛成了兩個人之間心照不宣的小規定了。
兩三個月的時間,已經足夠培養出一對默契十足的工作夥伴。
薛芷夏坐上車子,跟景鈺一起去農貿市場采購食材。早上風冷,景鈺開得稍慢。
雖然照料中心有專門的冷藏室,裏麵有社區提供的各種食材。
但薛芷夏還是覺得新鮮點兒好,老人們需要新鮮的蔬果,才有更好地胃口。
“欸,景鈺啊!”她想起了很重要的事兒,
“最近番茄當季了,有味兒,營養也好。我記得李姨他們蠻愛吃番茄炒雞蛋的,今天咱們多買點番茄。中午給他們炒個番茄炒蛋,下午再用糖涼拌點番茄,做個糖醃番茄。
她想了一下:“今天天氣也好,下午邊在院子裏乘涼邊吃,吹吹風也舒服!”
“好。”景鈺有點兒感冒,聲音悶聲悶氣的。
“王大爺不是前天才查出來膽結石嗎,這個得了膽結石啊,雞蛋吃多了會疼。今天你分飯的時候注意點,就別給王大爺打這個菜了。他不挺愛吃土豆燒牛肉嗎,一會我們去挑挑牛肉,這麼早,肯定也新鮮。”薛芷夏和景鈺都主要負責老人們的飲食。
兩人平日裏總喜歡陪老人們聊天兒,分飯的時候也仔細注意著老人哪些菜可以吃完,哪些菜一口也沒動。
兩個人對老人吃東西的喜好以及身體情況摸得相當清楚,每次出來采購都提前想想哪些人愛吃什麼,哪些人不能吃什麼,今天做什麼菜,換著方兒地給老人們做好吃的。
薛芷夏自小跟在薛母的身邊,挑果蔬也有自己的一套,選的菜個個味道都好又新鮮。
就像選番茄,太硬的不要,有點兒傷痕的比較清甜,尾部長得比較小的適合用來煮湯,太紅的不要,最好的是紅色中透著點兒桔色。
這條路兩人每天走一遍,早就跟那些攤位的老板混得廝熟,誰家的番茄好誰家的牛肉老,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挺快,今天需要的蔬菜水果就挑好了。
兩人一起把東西搬上景鈺開來的車子,六點四十多,走上回去的路。
回到廚房,景鈺自己就先回去上班了,薛芷夏在鍋裏熬上小米粥,把蒸鍋刷上一層薄油,放上切好的發了一晚上的麵,接著開始在一旁洗黃瓜。
老人們快起床了,今天的早飯是水煮蛋,小米粥配饅頭和涼拌黃瓜。
黃瓜少放點醬油醋,混著點兒泡鹹菜的水,些微撒點兒白糖,味道清淡,最適合老人們吃。
“來來來,芷夏,你洗好放那兒就行了,我來拌。你去宿舍區看看他們醒了沒。主要看看一樓那個廁所地上有沒有水,昨天晚上那個水管漏水了,我修不好。社區那邊等會兒來人修,地上要是有水,你拿拖把把水拖了,把那個墊子拿出來,那個廁所沒怎麼用,但是萬一他們進去,我怕他們滑倒了。”突然想起來,有工作人員趕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