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石頭沒有“氣”,一層籠罩在它身上的特有的氣。當你看到一件玉石,一件真正的翡翠玉石時,你的雙眼盯著它看,把它的一分一毫都看的仔細,融化在心中,感覺到它就是在你的身體裏,找到這種感覺,就會感覺到它的氣。
沒有氣,即便外在表象再好,也不是好玉。這是我懷疑的一個點,但這一點隻是讓我覺得它內在沒有貨。
讓我斷定它是水沫子的,有兩點。
一點是它根本就沒有翻過身。這麼重的一塊石頭,在河床上躺了N年,那河水衝擊它的前端,必定要將它下邊的泥沙衝跑,年深日久,就會在前麵出現一個低窪的坑。
隨著這個坑不斷地擴大,這個塊石頭就會翻身落在坑裏,這樣原來迎著水流的一端就會埋在泥沙中,而原來在後麵的尾巴上翹。看起來,好像石頭會翻身一樣。
這塊石頭前、後、頂上都是光滑,底部卻是粗糙的,這說明,水流的確作用到了它的身上。
石頭表麵被河水衝刷的如此光滑,絕非是短時間的事情。但長時間裏,沒有翻身發生,的確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解釋隻可能有兩個,一個是這個石頭前麵還有一塊巨石,為它抵擋了水流,因此,它無法翻身;另一個是它本身在水中的時間還不長,還沒有來得及翻身。
在霧河裏,七十多斤的石頭算是很少見了,更不用說比它還大的石頭了。所以,第一種解釋站住腳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是第二種解釋,那麼,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這塊石頭本身的硬度並不高。不然不會將皮殼上的沙衝跑了之後,還如同擦石頭一樣,將結合在一起的皮殼都衝了去。
在我站圍著石頭轉圈,離著石頭還有四五步的距離,?太陽和石頭連成一條直線,把我站的位置和石頭之間也連成一條直線,那麼這兩條直線之間的夾角大約是三十度。
在這個角度,石頭頂端露出肉來的那一點點地方,就把陽光折射到我的眼睛裏。這就好比是河水為這件玉石開了一個窗,雖然這門子上還有一層白白的像是霧一樣的東西覆蓋著,但也不影響日光的折射。
光線過來的時候,我發現了光線中存在明暗的不同變化。如果說玉肉內有色的變化,有質地的變化,出現明暗變化不同,是可能的,但這種明暗的變化必然是線條狀的,而不是圓形或橢圓形的。
那一瞬間,我知道了,這裏的玉肉是有“疙瘩”的。把上麵的幾個點綜合起來,我覺得非常像師傅說過的“水沫子”。
看出水沫子這件事上,最後讓馬自如少花了六百萬,隻用了二百萬就買下它。
水沫子雖然不是翡翠,但卻與翡翠同生,質地非常不錯。再加上它也很少見,物以稀為貴,稍稍雕飾一下也可翻個四五倍,若是切成玉鐲出售,還可以多賣五成。
馬自如走時一個勁的說佩服,那個緬甸來的勒曼則有些失落。他沒有賺到錢啊。這件石頭上,他差不多是收支平衡吧。但是這也沒辦法,怪隻能怪自己眼力不到。
後來,馬自如親自登門道謝,酬謝我五十萬。我心裏笑他小氣,卻也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