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傳到後世,更是一等一的繁華地帶,處於武漢市解放路與民主路交叉口附近。
這分家業,周夢臣必須承擔起男子漢的責任。必須保住。
而周母黃氏,也在父親的病中,消耗了太多的精力與心力。從父親去世之後,就一直病懨懨的,甚至還藏著不讓周夢臣知道,隻是屋簷下的兩個人,又怎麼能全部瞞住啊?
這些周夢臣都知道。
更知道是,因為周母擔心家底已經空了,而且周夢臣要為父親收孝,不能繼承官職。這三年之內,家中都沒有進項,可以說是坐吃山空。
這樣的情況之下,人怎麼能能生得起病?敢生得起病?
在周夢臣看來,都是自己的責任。
至於傳宗接代,卻是每一個父親的想法。
“咚。”的一聲。
鍾聲再次想起。
周夢臣這才從追憶之中驚醒。
這鍾聲就是從一邊的鍾鼓樓上敲響的。
周夢臣的家,就在鍾鼓樓一側,還開了一個小門,從家裏院子裏麵直接走到鍾鼓樓下麵,就好像是周家的兩個院落一般。其實在大部分時候,鍾鼓樓以及鍾鼓樓附屬的院落,都是周家管得,與周家的另外一重院落,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周家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管理鍾鼓樓。白天一個半個時辰就要敲一下。周夢臣不知不覺,已經在祠堂之中沉思了半個時辰了。就緩緩的退了出來。
周夢臣從祠堂之中出來。
卻見母親已經在這裏等著了。
倒不是周夢臣不讓母親進入祠堂之中,而是大明規矩,女人是不能進祠堂的。
周母就在外麵等著。
“娘。”周夢臣攙扶著母親。
周母頭發已經花白了,輕輕歎息一聲,說道:“給你爸上柱香,也讓他保佑你,在縣尊麵前,好好表現一二。能安安分分的襲職了,也就不辜負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了。”
周夢臣點點頭,說道:“請母親放心。”
雖然明代有很多官職都是可以世襲的,但是在朝廷規定之中,襲職也是一道坎,在大明前期法度森嚴的時候,還刷下來不少,但是已經到了嘉靖年間,很多事情都是走一個過程。周夢臣並不擔心。
母子相攜緩緩的踱步,周母有一搭沒一搭說道:“你父親留下的書,你都看嗎?”
周夢臣說道:“看過了。”
“好好看,好好學,這都是我們周家的家學。是周家安身立命的本事。”周母不知道多少次,重新說這個話題了。
周家有一個完整的書房,裏麵存放這大量的書籍,是從第一帶周家家主傳下來的,已經傳了十一代了,主要分為幾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曆代關於天文術數的著作,第二部分,就是周家十一代對於天象的記錄。第三部分,就是曆代周家家主的心得體會。第四部分,就是四書五經,關於大明科舉內容。第五部分,就是一些雜書。
洋洋灑灑上千冊。
這些書籍放在現代,也不過是一個硬盤的東西,卻是周家的所有底蘊了。
也是周家能夠世世代代當陰陽官的原因。
陰陽官需要專業的技術官僚才能管理。
也不要小看著分底蘊,周家的藏書或許在很多方麵大有不如,但是在天文曆算方麵,卻是非常充沛的。很多算學著作,縣學府學,甚至藏書大家都沒有。
兩人正說的話,忽然聽見外麵一陣沉重的聲音傳了過來。卻見一個大高個走了過來。
周母見了,說道:“大壯。有什麼事?”
這個高高大大的人,正是周家僅有的一個仆人。周觀星的病重之中,家中的仆人都散去了,唯有周大熊乃至打更人收養的一個孤兒。雖然長腿長腳,身軀高大,卻有幾分智遲,反應有些慢,離開周家之後,恐怕也不知道去什麼地方吃飯。
這才留在周家。
大壯聽了周母的問題,似乎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卻解讀分析,才說道:“夫人,黃大人來了。”
黃大人就是周母黃氏的弟弟,名叫黃秉甲。在縣衙當值,也算是胥吏之首,江夏縣主薄。
周母一聽,雙眼一亮,抓住周夢臣的手,微微一緊。說道:“快去,你舅舅來了,肯定是為了你襲職而來的。莫要怠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