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蒼穹變(1 / 3)

遵行龍驤飛軍指揮使的吩咐,傳令兵在城樓之上揮動旌旗,對那紫陽門前喊道:“回稟陛下,亂黨盡皆伏法!”太監聞言滿臉喜色的向正光帝稟報:“陛下,那朝鷹族的細作已經......”“朕聽到了。”正光帝雙目微閉,語氣卻極為沉重。

“將紫陽門打開。”正光帝一聲令下,那禦林軍遂將已然變形的紫陽門開啟,最先映入眼簾的乃是那倒在血泊之中身上紮滿了箭矢的落雁府府尹霍宵煌。百官們早已逃出宮去,正光帝便領著太監與禦林軍緩步門中。

隻見那流矢遍地,化為箭林,秋風呼嘯,淒冷異常,旌旗染血,依舊飄動,長戈斜插,黯淡寒芒。那些僥幸在箭雨之下留的一條性命的禦林軍也是滿身鮮血,狼狽不堪,負傷一片。席地而坐倚著那長戟喘著粗氣,見正光帝駕臨,急忙又一齊站起,隻是已然東倒西歪。

“參見陛下。”禦林軍們有氣無力的喊道,正光帝也頗為動容,環顧四周,見那些身中流箭橫死的禦林軍本都是自己身邊生龍活虎的小夥子,他們本該上陣廝殺,死在忠君報國的戰場之上,卻不想如今誤死於自己人的箭下。還有那些被當做是箭靶的朝鷹族細作,本是朝鷹族的精英,亦是薑國朝中的肱股之臣,可卻慘死於此,一個個被紮成了篩子。

還有那至死都沒有倒下的樊微,已然是遍體鱗傷,渾身上下找不到一塊好皮。若鮮血一般的紅日與那已然幹涸的暗紅色血跡相交融,橙紅的餘暉灑在那泛著寒光的刀槍劍戟之上,秋風蕭瑟,一眼望去,盡是屍山血海。

鐵甲做棺槨,寒刀浮血飄。老士倚戟劍,兒郎望斷橋。殘陽落重山,狼煙奔直上。願該裹屍還,卻做翎羽銷。

正光帝雙眼微閉,不忍再看。又立即吩咐道:“傳朕口諭,此次參與討賊的所有生還禦林軍將士與龍驤飛軍將士,皆賞銀五十兩,再多發一個月的糧食。陣亡將士皆以校尉之禮厚葬,給予其家屬一百兩的撫須銀,撥三個月的糧食,減免一年的賦稅。”

“陛下,那朝鷹族細作的屍首該......”那太監小心翼翼的問道。正光帝稍加思索,竟說道:“他們本該是朝鷹族的英雄,或是我大薑的肱股棟梁,隻是被那庸主利用,最後落得個橫死他鄉的下場。非朕無情無義,隻恐那朝鷹族的皇帝賊心不死,還想圖我中原。如今也隻得如此了。”

正光帝似乎在心中做了極大的決定,那太監又問道:“請陛下明示。”“立刻將他們的屍首裝於棺槨之中,火速運往落雁府南關外。將屍首懸於城牆之上,借此來威懾朝鷹族,令他們不敢來犯!”正光帝的語氣有如萬載寒冰,令人不寒而栗,“另外叫中樞院立即派出官員,暫時頂替這些反派被誅和應無疾所殺的官員的位置,確保不會生變。再放回百官,叫他們各司其職,一切照舊,不得有誤。”

“是。”那太監領了聖旨,跺著小碎步便極快的離開,不一會兒便有人奉了聖旨前來收拾屍體和血跡,各自依旨行事,妥善安排,禦林軍也都獲得撫須封賞,餘事不提。

且說那刀雪客與楚輕安共騎一馬走在前頭,中間的馬車之上裝的正是柳緣君的棺槨,馬車由兩名侍衛駕車,其餘四十八名大內侍衛便各自騎馬與那巡檢校尉跟在馬車之後。那巡檢校尉奉了密令,此行不僅僅是護送誥命女俠靈柩回鄉,更是暗中監視那剛剛上任的靖節郎蕩寇將軍與南鄉郡主。

此二人雖受聖上隆恩,但其心難測,極有可能在半路就偷偷溜走,不回朝任職。江湖人手段極多,且不為人知,聖上特別囑咐要見機行事,小心謹慎,若有情況,立即回書上呈。故而那巡檢校尉的目光從未離開二人身上。

刀雪客雖然雙目已瞎,但心如明鏡,諸多感官也靈敏了許多。正如秦無劫先前對他所說:“當人這一雙眼睛看不見那些擾亂視線的東西之時,反而能用心去看明白更多的事。”胸口貼著楚輕安的後背,雙臂輕輕將她環在懷中,伏在耳邊說道:“那巡檢校尉隻怕是沒有一刻不在盯著我們。”

“雪哥哥如何知曉?”那楚輕安極快的回頭瞥了一眼,果然與那巡檢校尉目光相對,驚得他連忙低下頭去。而楚輕安則是仰頭向刀雪客問到。刀雪客微微一笑:“我雖雙目失明,但其餘感官卻靈敏了許多。還記得那秦前輩麼,他雖失明多年,卻不輸常人,甚至遠遠強過我們。他雖看不見其人相貌,卻能洞察其心。”

“想來過不了多久,我也會習慣這漫長的黑暗,隻不過我的心卻更為開闊了。”見刀雪客那強提出的笑容之中分明藏著一抹苦澀,楚輕安卻哽咽道:“雪哥哥無須擔心,等我查閱了《濟世青囊》,定能治好雪哥哥的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