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日常(五)(1 / 2)

“在那之後,帝國終於意識到了空軍部隊的重要性利用帝國巨大的國土帶來的強大資源的優勢,帝國的導力飛艇和空中作戰核心技術開始飛速發展,和利貝爾齊頭並進相信在不久之後,在這類的技術上我們有信心完成超越。”在軍事學課程上,一本正經地講著課的是奈特哈爾教官大名鼎鼎的第四機甲師團的王牌,因一些特殊的原因臨時擔當教官的職責。同其它性格迥異的教官們不一樣的是,奈特哈爾特是個相當嚴肅認真的人,甚至有時候會讓人覺得非常死板。不過這也正符合他的軍人特質和作風:果斷,幹練,對命令的執行一絲不苟。

這門課在開學之後拖延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正式開課一方麵奈特哈爾特教官本人在此之前還有在軍隊的任務需要完成,因此並不能抽出太多時間進行授課。另一方麵,由於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入學之前對於戰場和戰爭基本上都沒有概念,而那些基礎知識又是軍事學學習必要的條件,因此這類預先教育也花費了一定的時間。

出乎一些人意料的是,奈特哈爾特的第一堂課,並沒有像大家預想的那樣,以埃雷波尼亞天下聞名的陸軍為開始進行講解相反的是,他講述的起點是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一直被認定為是帝國弱點和短板的空軍係統。

十年前「百日戰爭」的落敗,被認為是一個不可複製的奇跡。歸根結底,是因為「劍聖」卡西烏斯布萊特取勝的方式是采用了「空軍」這一大陸此前從未有過的戰鬥體係,在思想的先進程度上完勝了空有強大陸軍的埃雷波尼亞。在戰爭失敗之後,除了處理戰爭善後,進行國際輿論方麵的斡旋,處理那些背了黑鍋的所謂「戰犯」之外,帝國內部也對於戰爭的失敗做了反思結果就是對於空軍的投入開始大幅增加。

利貝爾的空軍能極其迅速地發展,除了王室在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因素就是拉塞爾博士這樣一位天才科學家和工程師如果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國防產品的研發當中,那麼以此為基礎的科技生產力是非常可怕的。正是依靠著這一點,利貝爾非常聰明地拿到了讓周圍的大國不敢隨便輕舉妄動的底牌,並且以此為基礎,努力主動地增加和周邊國家的經濟聯係利字當頭,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都逃不脫利益的糾纏,而如果發動戰爭的代價巨大,那麼那些時刻籌劃著再次來襲的好戰者就要好好掂量掂量形式了。當然,一直以來靠著科技水平壓別人一頭的話,遇到科技水平更加發達的存在就毫無辦法因此,當「結社」橫空出世之後,利貝爾的這種體製也遭受了不小的質疑。

當然,帝國和利貝爾是不同的龐大的國土,不僅為帝國提供了各種地形累加而來的戰略縱深,同時也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而在人才儲備方麵,雖然沒有像「蔡斯中央工房」那樣舉全國之力的科技巨頭,但是新型製造公司「RF社」和老牌的著名學府「盧雷工業大學」也同樣提供了可觀的人力資源。再加上帝國擁有一個同樣是導力之父的三名直係弟子之一的施密特博士作為底牌,在這種情況下,奈特哈爾特對於帝國在未來的迎頭並進,甚至趕上有很強的自信,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