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戰爭結束了!(1 / 2)

左少陽訕訕道:……我說錯了“我的意思是我們從那一百畝裏選個十畝左右,按照我的方法來種,反正現在也沒什麼人來看病,地也荒廢著,閑著也是閑著。”,左貴一時猶豫不決,轉頭看了看女婿侯普,道:“姑爺覺得呢?”,侯普道:“種地我也是外行,不過,我覺得大郎不是個不知輕重的人,他能提出這個辦法,一定有他的道理,反正李家兄弟幫忙種的二十畝稻田,產的稻穀打成大米,正常年份大概有二百四十鬥,扣除兩成的田稅,還有將近兩百鬥。一個人一年的口糧是二十皿鬥,可以共差不多九個人一年的口糧。

如果加上野菜,耳以提供差不多二十個人一年口糧,老爺家五口人(加芷兒、草兒兩個奴婢),加上苗家六口和李家六口,也才十七。人,隨便可以養活了。這還不算苗姑娘他們種的十畝,如果他們的田也產糧,那不僅可以養活三家人,還至少可以大半年吃白米飯,半年再加野菜了。”,侯普是衙門的人,衙門的傣祿隨便夠供養一家人的,隻要戰亂一平息,糧食能運進來,就不愁吃,所以並不把他們家算在左家田地供養的範圍內。

左貴老爹從來都很尊重女婿的意見,他這麼說了,也覺得有理,點頭道:,“那好吧,就這麼定了。”,左少陽道:“我還得找合適的秧田育苗。”,苗佩蘭道:“要多少田作秧田?”,“不用很多,因為秧田育秧要密植,主要是必須平坦向陽,排水良好,方便灌溉,而且土製要肥沃,以後要長期使用的,要年年培肥。表土要疏鬆”下層要有適當滲水性的土壤。”,李大壯道:“隻怕不能種在城外”要不然,現在城外山上能吃的差不多都吃光了,城裏饑民隻要是能吃的都會采挖回去吃。隻怕看見秧苗,更不會放過*……”

大家都頻頻點頭。可是,不種在城外,城裏怎麼種?左少陽瞧向了一直沉默不語的白芷寒:,“育秧不需要在田裏,旱地也可以育秧。一在後園育苗怎麼樣?”

白芷寒笑了笑:“老太爺說了現在這宅院是你的了,你想做什麼,你自己就可以定,不用問我。”,“我不是問你,我是問後園有沒有合適的地方?”,“我又不懂種田,我不知道。”,左少陽想了想,道:“後園一大半都是池塘占了”隻有你種的地方比較平整。可能需要鏟掉一些草,才能平整出需要的苗床來。”,“你自己定。”,“那好”就這麼辦吧,等到以後能在外麵育秧了,再把草還原*……”

李四壯不太好愛說,悶悶地冒了一句:“農具怎麼辦?有這麼多農具嗎?”,左家以前不種地,家裏隻有鋤頭、鐵楸等簡單的用具,沒有犁耙之類的專用農具。粱氏道:“對麵雜貨店蔡大叔家有農具賣,到他那裏買就走了。犁耙啥的都有。”,農具問題解決了”下麵該如何具體開工了。

不管采用哪種方法種田,都要先耕地翻,碎土平田。而翻在沒有耕牛的情況下,靠人拉則絕對是重體力活,若是以前,李家四兄弟能夠勝任”但是,現在他們經曆兩個月的饑荒折磨,身體已經虛弱不堪”而且全身浮腫,別說翻了”連走到地頭都困難。

左少陽已經想到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說道:“咱們先選種曬種,我知道有一種機械,可以代替牛耕。也比較省力。快的話明天就能造出來。希望你們明天能恢複一部分體力了。”,眾人一聽他能設計一種代替耕牛的機械,都很好奇,問他是什麼樣的機械,他有不肯說,隻說到時候就知道了。

解散之後,粱氏去找雜貨店蔡大叔說了買農具的事情,蔡大叔一句話:“我跟兒子的命都是你們家救的,要什麼農具盡管拿,一文不要。”,說是這麼說,粱氏不肯占這牟便宜,到底還是按本錢給了,買足了農具。

當晚,左少陽畫了一張繩索牽引犁的草圖,讓木匠李大壯照圖紙連夜趕製出來。

李大壯也不多問,木材上次做留診病房的床鋪還有剩餘的,這機械也比較簡單,用料不多,他一夜不睡,便做出了三架!

第二天一大早,李家四兄弟就起來,準備扛著鋤頭下地,左少陽跟老爹左貴今早上要去衙門找傅隊正領稻種,這不能再耽誤了,必須馬上去。

兩天的正常飲食,加上豬肉營養,李家四兄弟的浮腫有了明顯好轉,下地慢慢幹活是沒問題了**隊扛著鋤頭犁耙出了門。

因為估計官軍給的稻種會比較多,所以左貴、左少陽帶了苗佩蘭和白芷寒一起上去領。四人邁步出了宅院大門,在門口就遇到了李家四兄弟,氣喘籲籲跑回來了,臉上都是驚喜交加的表情,喘著粗氣道:“叛軍……,叛軍被“……”被招安了!不…………,不打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