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左少陽聽到有嗚嗚的聲音,開始以為是風聲,可是細細聽了不像,那聲音有些哽咽和苦澀,是從旁邊的考舍傳來的,他把耳朵貼上去聽了聽,果然便是,是隔壁的考生在哭,嗚嗚咽咽的。
貢舉考試是科目交叉錯開的,也就是說,左少陽旁邊的人是考別的科目的考生,按照交叉的規矩判斷,應該是考秀才科的考生。
左少陽有些好笑,想必是答不上來,眼看著就要到時刻交卷了,很著急,想著又要落榜了,所以啼哭。
啼哭聲引來了監考官,這監考官倒也體貼這些十年寒窗的讀書人,也不嗬斥,低聲問道:“哭什麼?怎麼了?”
隔壁那考生物噎著道:“同稟大人,天寒地凍,學生手掌凍僵,無法握筆,不能謄抄答卷,眼見交卷時刻將至,故此啼哭。”
那監考官歎了口氣:“你衣著如此單薄,又無火爐取暖,這冰天雪地裏刮著寒風,手不凍僵才怪呢!按照貢院規矩,監考官不準借東西給考生,包括取暖爐,所以我也沒辦法,你還是起來活動一下吧,或許會好一點。”
“學生已經想盡辦法,百法罔效,嗚嗚嗚……”那貢生說道傷心處,哭聲更響了。
監考官忙道:“快別哭了,免得影響了別人答卷!”
“是!”那貢生拚命抑製著哭聲,那聲卒聽著好象喉嚨被什麼堵住了似的。
左少陽聽到這裏,對那監考官說道:“大人,我的試卷已經答完了,把我的暖爐借給他好了。”
說罷,將薄被掀開,拿出暖爐”從桌下遞了出去。
那監考官讚許地瞧了左少陽一眼,接過暖爐,簡單地檢查了一下,便放在了隔壁考舍那貢生的桌子下”低聲道:“你遇到好心人了,還不感謝人家?”
那貢生慌忙起身,衝著左少陽這邊考舍長揖一禮,哽咽道:“多謝仁兄,敢問仁兄大名,小弟馬周”永感大德!”
馬周?左少陽心頭一凜,高中寫議論文,自己為了積累論據素材,曾讀過一些古代勤學成才的名人故事,其中就有一個唐太宗貞觀時的傳奇宰相,名字就叫馬周。
馬周出身貧寒,父母雙亡,憑著頑強的毅力刻苦學習,成為學識淵博滿腹經綸之士,但一直沒有得到重視”長年過著清貧的日子。一直到貞觀中期,才因替別人寫的奏折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賞識,派人三請馬周,聽他談論治國之道,很是讚賞。提拔他做了官,馬周很敢進諫,給李世民上奏折提了不少意見(其中有一道談論時政是提到貞觀年代的一鬥米隻賣五文錢,這成為後世研究唐朝物價經常引用的重要論據之一),更得李世民賞識,由此馬周一路青雲直上,當上了李世民的宰相。
莫非自己中學時背誦的苦學成才的曆史名人馬周”便是旁邊這位?
左少陽正要說話,那監考官忙作了個噤聲狀。忙陪笑點集頭。
旁邊馬周也不敢再說,隻是衝著左少陽的考舍躬身一禮,然後將手放在暖爐上取暖,不一會,兩手已經能活動了”又過了一會,終於活動自如,立即提筆謄抄起來。
左少陽這邊腳下沒了暖爐,在嗚嗚的寒風中,身體的熱量很快地流失著,手指也迅速變得不聽使喚,他終於明白,旁邊這位馬周,為何凍得連手都沒法握筆謄抄〖答〗案了。
不能再等,時間已經不多,而且,手指也越來越僵硬,別到時候也跟馬周一樣無法提筆寫字,那可就慘了。
左少陽隻得提筆開始寫。
他寫了原文的意思,按照當時的觀點的評判分析。寫到這,他停了一下,讓他將錯就錯去換取功名,他還是做不到,於是,提筆接著寫,將這個錯誤指出來,並點出他錯誤的原因。
寫完之後,又做了個別修改,然後謄抄上去。
往上謄抄的時候,他的手已經凍得很僵了,筆畫都有些走形了,好在堅持著把最後幾個字寫完,手指的凍得伸不直了。
擱下筆,站起身活動身子。
又過得片刻,貢院交卷雲板終於響了,監考官開始收卷。
試卷收走之後,馬周雙手捧著那暖爐過來,恭敬地放在左少陽麵前,拱手道:“敢問仁兄尊姓大名?援手暖爐之恩永世不忘!”
左少陽拱手還禮:“小弟左忠左少陽,合州人。”
“原來是少陽兄!少陽兄考的是醫科?”
“是。”
馬周微笑道”“小弟考的是秀才科。”
“原來馬兄有誌治國安邦,失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