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左少陽從總館領取了啟動資金和蘇州那邊皇上賞賜田地的相關手續,便要啟程出發了。
因為這次是去公幹,而且開辦之後走上正軌就回來,不帶妻子喬巧兒。苗佩蘭要在家裏照顧新開辟的藥圃,無法分身,所以隨同的,隻有奴婢白芷寒。
但是,孫思邈卻打算帶著幾個徒子徒孫一起跟隨左少陽去蘇州,他現在想的,便是跟在左少陽身邊,看他行醫,好學習一些先進的醫療技術。
左少陽自然不好拒絕,跟孫思邈商量之後,從他的徒弟中選定了五徒弟守通子作為蘇州醫館的掌櫃。這人醫術高明,而且也善於處理方方麵麵的事務,是個當掌櫃的料。
一幫子徒子徒孫都想跟著去,孫思邈自然不方便都帶著,隻帶了二兒子的徒弟真淵子跟著。這真淵子四十多歲,是個老江湖,為人機敏,善於跟各種人打交道,路上可以幫著處理一些打尖住店之類的俗事。
左少陽帶著白芷寒,孫思邈帶著徒弟守通子、徒孫真淵子,一行五人,分乘四輛車出發,其中一輛車是裝載行李的。左少陽和白芷寒坐一輛車。
一路無話,不一日,來到了江南蘇州。
左少陽跟孫思邈到衙門辦理了田產過戶手續,因為有皇上的聖旨,戶部早就下公文通知了蘇州衙門,所以辦理手續進展非常的順利。
左少陽雖然隻是個散官,但到底是從五品的官,特別是皇上都捐贈了田地,這個麵子還是要給的。所以當晚,蘇州刺史設宴款待左少陽和孫思邈,讓城裏有名的富商名流豪紳作陪。
酒宴之上,刺史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又讓左少陽作了發言,然後,名流鄉紳們紛紛上來敬酒,一個個馬匹拍得山響。
唯獨負責戶房的司戶敬酒時,一聲不吭,隻把酒喝了,便悶悶地坐在了哪裏。
左少陽很是奇怪,端著酒杯過去敬酒,那司戶也隻是淺淺地飲了,也不多說。左少陽越發覺得奇怪,趁著名流豪紳們開始給刺史大人敬酒,並相互敬酒,左少陽端著酒杯又給他敬酒,然後順勢坐在他旁邊,低聲問:“司戶大人,我見你悶悶不樂的,是否對我們這赤腳醫館,有不同意見?”
那司戶忙拱手道:“哪裏,這等惠民的法子,老朽如何能有意見呢?隻是,蘇州乃是魚米之鄉,民眾殷富者眾多,貧苦百姓很少,隻怕你開設的赤腳醫館,沒什麼病患來喲。”
左少陽皺了皺眉,這位司戶是專門管理賑災濟民的,相當於現在的民政局局長,他對全州的貧苦人家的數量那是最清楚不過的了,他現在這麼說,應該不是是說謊。
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當時是魚米之鄉,就算遇到大災年,他們也能做到富足。而且,這一帶的人做生意的很多,大把地賺錢,所以相對而言,本地人家的確是很少有連藥費都掏不出來的貧困百姓的。這一點在他們進城之後所見所聞得到了很好的見證。
左少陽道:“這一點我已經感受到了,不過,皇上賞賜的田地就在蘇州,我們不在這裏開,卻又到哪裏開去呢?”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你們這醫館不是賺錢的,而是給貧苦百姓治病的,所以醫館要開在貧苦百姓需要的地方,而不是田地的旁邊。田地生產糧食可以賣掉,換了錢到需要的地方去幫助那些真正需要的人。皇上隻把田地賞賜給了你們,並沒有要求你們在哪裏開辦醫館,所以,在那裏開你們完全可以自己決定。”
左少陽聽罷,頻頻點頭:“此言有理,以大人之見,開在何處為宜?”
“具體我也不好說,因為整個江南都比別的地方好,普遍都是這樣,就算有窮人,數量上也比較少,窮困程度輕一些。而山區,貧困程度明顯要重很多。我搞了十多年賑災濟民,這點感受還是有的。”
“山區?我們老家合州倒是山區,貧苦百姓也很多,但是,那裏地方我們已經決定讓其他人去了。
“天下如此之大,難道隻有合州才有山區不成?”
左少陽起身長揖一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謝”
這一聲聲音很大,在座眾人都一起望了過來。刺史笑問怎麼回事,左少陽把司戶的話說了,刺史點頭道:“此言倒也不差,說實話,會長要把赤腳醫館放在蘇州,對蘇州窮苦百姓是一件好事,但是,相比而言,全國比蘇州更需要這個的地方多了去了。會長在窮困山區開辦這樣的醫館,的確比在我們江南開辦更有意義。”
其實,這一點對這些富商名流來說都是這樣看的,隻是不方便說出口,現在刺史大人都說了,自然是隨聲附和連連表示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