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寧十二年,大郢皇帝猝然薨誓。
雖立了太子,然平王周宇朝素來得武將擁戴。再加上定王周宇偃,安王周宇廉虎視眈眈。
左相蘇鵠與右相吳庸聯合眾文官上書請太子登基,卻被大將軍於存均率將士誅殺於朝堂之上。
太子出逃,平王周宇朝坐上皇位,年號成平。朝堂上鮮血味猶在,新的文臣皆戰戰兢兢,生怕一不小心步了後塵。定王,安王蟄伏,俯首稱臣。
武將衝鋒陷陣,文臣治國安民。二者相輔相成,也得互成掣肘。如今,武將壓了文臣一頭,平衡打破,朝堂自然不穩。
新上任的文臣一時難以熟悉政務,又加上武將的幹擾,政令不通,民間紛亂頻起。
成平二年秋,定王周宇偃策反上將軍邵雲陽,聯合安王周宇廉,攻打郢都廣安。不敵,逃遁定王封地留州。
與此同時,洛隴方氏,燕城喬氏,潯州羅氏,雲州劉氏,博州楚氏,臨岐徐氏紛紛起事,自封為王。稱洛王,燕王,潯州王,雲州王,博州王,臨岐王。
同年冬,原太子周宇承流落盛州。不認當今,仍自稱太子。言當今聖上皇位來之不明,先帝為當今所害。召之天下,伐不孝不明不義之君。
各部族於是更加肆無忌憚,許多小家族也跟著稱王。但是很快,便被更大的勢力戰敗收服。
太子會盛州計氏,與計氏盟。
不日,計氏家主十歲幼女,與太子訂了婚事。
太子周宇承,野心有之,魄力不足。不過幾年,便淪為盛州計氏傀儡。
計氏女雖年幼,卻胸有丘壑。幾年內,向其父獻數策。滅盛州俞氏,王氏等大族。將土地重新劃分平民,參軍可以為家中分到更多土地。若是建了功業,更是光宗耀祖。同時開放商道,廣迎各地客商在盛州安家落戶。短短幾年,盛州綜合實力大大提升。
成平八年,太子妃計如琢十六歲,與太子大婚。
大婚次日,太子妃計如琢攜兄計陟,計馳,領軍二十萬攻雲州。太子,計修明留守盛州。
同時,使臣於臨岐徐氏。盛州取雲州,徐氏不可插手。來日徐氏取燕城,盛州助臨岐威懾眾人。
徐氏應,且立即出兵燕城。
盛州軍與雲州軍戰了幾次,雲州軍節節敗退。雲州諸縣,皆被盛州奪去。計氏收了敗軍,編入軍中,直奔雲州城。
六月二十九,計氏陳兵三十萬於雲州城下。
雲州城守軍不足五萬,雲州城被圍困。前有強敵,外無援軍,雲州城成了孤城。
盛州軍每日在城門前破口大罵,出語相辱,卻不下令攻城。
不過月餘,城中餘糧不足。大族紛紛屯糧,商賈坐地起價,糧價突然升了數倍。民眾傾家蕩產,卻連飯也吃不上了。很快,城中民眾聚集,直接搶了多家糧食鋪子。
內憂外患,雲州王劉莽愁白了頭發。劉氏一派主戰,其他家主降,吵成一團。雲州王呆坐在王座上,聽了整整一個時辰。實在無奈,頭腦中盡是嗡嗡聲。伸手挖了挖耳朵,這才覺得舒服些。
雖說劉莽是雲州王,但雲州畢竟不是劉氏一家的雲州。雲州大族,比比皆是。若劉氏一意孤行,怕是抵不過其他家一擁而上。
劉莽愁,劉氏也愁。好不容易稱王,這才多久,實在是不甘心。於其他家族而言,降,家族依然可以向盛州投誠,換得平安。可是劉氏不同,打,打不過。降,劉氏名存實亡。
盛州細作在雲州各家族中奔走,勸降。
雲州邱氏私下與盛州達成協議,邱氏願意與盛州軍裏應外合奪下雲州。邱氏可以向盛州稱臣,但是要雲州城主之位。
計陟,計馳不願,意圖直接攻下雲州。計如琢親自與兩位兄長商談,半刻鍾後,計陟計馳同意。
八月,邱氏打開城門,盛州軍一擁而入。次日,雲州劉氏覆滅,邱氏登台。
計馳帶領五萬兵馬,駐守雲州,邱氏被架空。
計如琢,計陟班師回了盛州。
又用了兩年,將雲州徹底融入盛州。用同樣的方法,給雲州百姓分土地,重農助商,雲州與盛州再無區別。
臨岐徐氏卻踢到了鐵板,兩年過去,隻是最初打下的十數個小縣城。
臨岐軍最開始勢如破竹,打到燕城外的青雲峰,突然冒出來一群山賊。青雲峰山賊平日裏劫富濟貧,在民間深有威名。
在臨岐徐氏打壓之下,竟然隱隱壯大。將臨岐前軍打退,收複了兩個小城。
還沒有掌控的民心,很快便倒向青雲峰眾人。臨岐再次攻打,卻久攻不下,陷入了持久的拉力戰。
無奈之下,臨岐隻得放棄,留了駐守的軍隊,大軍撤回。
成平十四年八月,定王安王借道潯州,攻廣安,廣安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