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賬!”

禦書房內,一張折子狠狠砸在秦曜陽臉上。

“說!怎麼回事?”秦皇怒吼。

秦曜陽詫異的看過秦皇,彎腰撿起地上折子,雙手展開。

折子上,寫的正是民間傳聞刑部要公開審理禮部尚書薄大人一案。

“原來是這件事。”秦曜陽的語氣中沒有絲毫理虧的感覺,甚至是慢條斯理的,“民間確實有這個傳聞,兒臣也曾聽說過。”

他淡淡看過秦皇,眸光中仿佛在說,這似乎不是什麼大事,值得父皇大動肝火嗎?

“怎麼回事?”秦皇沉聲。

“一個傳言而已。”秦曜陽道,“民間每天都會有無數各種各樣的傳言。”

“可這事關係到禮部的聲譽,關係到朝廷的名聲!這件事,根本就不該傳出去!這個案子也應暗中處理!再由朕換一個禮部尚書!”秦皇看著秦曜陽,“這麼簡單的道理,難道你不懂?”

“是,父皇說的是。”秦曜陽躬身,他頓了一下,試探著問,“按照父皇的意思,兒臣現在應該全力調查這件事是誰傳出去的?再調查這條謠言是誰散布的?”

秦皇噎了下,知道這件事的全是朝廷命官,散布這條謠言的肯定也是朝廷命官。

這種事情,若不是個人恩怨,就是黨爭。

無論是哪一種,調查出來都隻會讓人嗤笑,一個醜聞瞬間變成兩個。

“你到底有沒有腦子?”秦皇嫌棄。

“兒臣認為,此事不宜調查,第一,知道此事的大臣較多,很可能不止一個人對外泄露過,那日,父皇在朝堂說的是,秋闈之前,民間不許有任何人議論此事,如今,秋闈已過,就算兒臣查出是哪些大臣泄露出去,也沒有太大意義。”

“第二,這件事議論的範圍大大,若兒臣查此事,怕是會驚動很多人,民間反而會以為朝廷想包庇薄大人。”秦曜陽道。

秦曜陽說的這兩點,秦皇自然也想到了,他隻是氣憤,也懷疑事情是秦曜陽抖出去的。

那日早朝,這件事明明就不該說!

秦皇狠狠瞪過秦曜陽一眼:“依你之見,這件事如何處理為宜?”

“回父皇,兒臣認為公開審理最好。一方麵,所謂順應民意”

秦曜陽的話沒說完,秦皇陰惻惻插了一句:“是順你的意吧?”

秦曜陽有些詫異,他看過秦皇,自嘲道:“原來,在父皇心裏,兒臣竟是這般”

他歎一口氣,抱拳躬身:“若父皇不信任兒臣,這個案子大可交給太子,榮王,或者十一皇子,十三皇子,兒臣絕不多言一句。”

秦皇看著他,似感慨道:“裕王,你這是以退為進啊!”

“父皇實在高看兒臣了,兒臣隻是覺得,既然父皇不信任兒臣,兒臣無論做什麼,都是錯。”秦曜陽頓一下,“兒臣與薄大人沒有私仇。”

“那日早朝,你明明可以不說。”秦皇終於還是把這句話說出來了。

“父皇恕罪,兒臣讓父皇失望了。”秦曜陽道,“在父皇第一天命兒臣主事刑部起,兒臣就把刑部當做自己的半個家,把刑部官員當做自己的家人。試問父皇,若皇宮被人燒了一座宮殿,所有嬪妃跪著請您替她們討回公道,而您在猜到凶手是誰的情況下,您能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