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也不接顧昭華的話,就這麼聽著。
其實,他沒打算動上官峰,上官峰對皇上是忠心的,沒什麼壞心思,朝堂上也沒大錯,偶爾猜不透皇上的心思也是不夠聰明的緣故。
這次把上官峰拉下水,一則是給上官舒寧個順水人情,再則,不逼一逼他,怎知他可不可信?
上官峰這個人你說他重情重義,還真是個重情重義的,可你若說他拎不清,也的確是個蠢的。
上官峰被父皇調入京中也一年多了,手掌兵權,又得聖寵,之前趙穆逼宮,也立了功,老頭子是有讓他替代平寧侯的意思。
兵權給他,聖寵也給他,可他卻是個扶不上牆的,融不進京城這個圈子,又和自己人掐起來。
老頭子走了步好棋,生生被他毀了大半。
上官峰家世不顯,做了老頭子王府的護衛,再加上自己神勇,這一路就跟開了掛似的,皇上繼位後,論功封賞,他這位新鮮熱乎的寵臣自然有人拉攏。
皇上也有意成全,畢竟,自己信任的人是個泥腿子出身,在朝中有些勢力也是助力。
很快,上官峰在京中娶了位妻子鄒氏,可新婚不久,上官峰在老家的未婚妻劉氏便帶著老母親上京尋他。
上官峰並不知二老已經在老家為他定下親事,但劉氏是以上官家兒媳的身份安葬了上官峰的父親,然後又帶著他的寡母上京尋他。
上官峰在京中已娶妻,自然不可能休妻,但劉氏替他安葬父親,照顧母親,是大恩,亦是被父母認可。
最關鍵,雖他不是故意,但若被人知曉他在鄉下有未婚妻,被禦史一封奏折鬧到皇上麵前,這輩子就毀了。
鄒氏的娘家施壓,上官峰的母親也施壓,上官峰因此焦頭爛額。
就在僵持之際,劉氏為了上官峰的前途,做出讓步,自願為妾,給上鄒氏敬了主母茶,此事看著是皆大歡喜。
可上官峰因為此事對秦氏心懷內疚,再加上母親的緣故,對秦氏便偏袒幾分。
而上官峰的妻子鄒氏是被家裏捧著的嬌嬌小姐,家上父兄官職都比上官峰高,自然受不得了這個氣,每日因為秦氏和上官峰鬧脾氣,日子久了,上官峰自然失去耐心,越發覺得秦氏好。
後來外放,鄒氏沒了父兄庇護,漸漸不得寵,更是被上官母尋了錯處,連官家權都落入秦氏之手。
秦氏生下長子,便是如今在禦林軍任職的上官子淵,地位更加穩固,後來又為上官峰生下兩個兒子,兩個女兒。
鄒氏前些年倒是有心和秦氏一爭,也生了一兒一女,後來,眼見著上官峰偏袒秦氏孩子,索性眼不見為淨。
上官峰步步高升,而鄒氏的父親病故,兄長是文官,沒什麼建樹,這些年也漸漸沒落,再也護不住鄒氏。
鄒氏心灰意冷,不再過問俗世,整日在小佛堂裏吃齋念佛。
秦氏的幾個兒子更肖上官峰,以尚武為榮,而鄒氏因為厭了上官峰,便叫自己兒子走科舉,上官峰看他身為嫡子不子承父業,竟去考什麼功名,也看不上,父子之情也越來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