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入厝6(2 / 2)

古眠床完全靠榫卯來連接,這種榫卯的連接符合了力學的標準,往往比現在用鐵釘釘成的要堅固得多,往往曆經幾十甚至數百年依然牢固。床板多為五塊或七塊由易吸水的杉木製成,人睡在上麵還有防風濕的作用。

對黃誌新和俞美清來說,床,絕對是他們“最親密的小夥伴”。至於兒子,都兒孫滿堂了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聽到這番論談的黃海田可憐地抬起頭,還不相信他被年老的父母拋棄了,氣憤不過,直接坐在卡車,一副爹媽在哪我就在哪的無賴。

黃一曦聽了黃一閃描述暗笑不已,事實上爺爺這樣也不算過份,清代那位極具個性的戲劇家李漁,甚至把床提到了比“糟糠之妻”更親密的位置。這位先生認為床陪伴自己一生,情感最是深厚。

還好這張古眠床搬進來時擦拭得一層不染,要不然,黃向西和四萬一身新衣服也不知道會怎麼埋汰。

不過現在眾人都管不上這兩個熊孩子,搬家不算辛苦,歸置進來的東西才麻煩,更何況有著四位老人的規距。

搬進去的物品不能隨便亂放,七寶也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不能直接放進廚房,而是要先擺放在客廳茶幾上,表示在敬告屋內鬼神,有人要搬進房子,請盡快離開。

七寶上各貼一張十元大小的紅紙,紅紙上是不同的吉祥話,有招財進寶、也有吉祥如意等等,都是劉燁寫的。

這照理是要叫黃一電寫,但黃一電一直端著一個姿勢,前幾天就說他很忙,隻能在晚上過來,晚上他們夫妻也到了十一點多才到,什麼忙都沒幫上。

為此黃誌新這一兩天都繃著一張臉,要不是這幾天都不能吵架,隻怕他早就把黃一電罵了一頓,黃一曦倒懶得計較,直接叫劉燁寫字,就連大門口的大對聯也由他操刀。

對聯一貼出,立刻引起眾人的讚賞,劉燁讀的書不多,但字卻很好看,在黃一曦私心看來,甚至比黃一電有風骨,可見藝術這碗飯,訓練學習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天賦。

接下來再將水、米、紅包、碗筷、掃帚畚鬥、爐灶六樣物品搬到廚房。

這六樣物品是有要求的。水要用水桶裝三分滿,米要用米桶裝八分滿,紅包放在米桶上麵。碗筷六副或十二副,上麵綁上紅紙。

畚鬥和掃帚一對,上麵綁上紅布。爐灶則是為了祈求家庭興旺。

家裏已經有吸塵器和掃洗機器人了,黃一閃說要與時俱進,老人不同意,還讓黃一閃特意從村子裏的小賣部帶紅高梁和竹子做的掃帚。

六樣物品搬完後,人們通常就開始進行拜天公。

為了精簡儀式,白水州人常把拜門神、拜地基主、拜土地公、謝土和敬天公一並舉行,直接在大廳口擺了天公壇、設天公神位,掛天公燈,備辦三牲果合饌盤敬奉天公,設三牲筵碗敬土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