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閃夫妻倆來都來了,自然得留下吃飯。黃一曦沒去上桌,單獨讓王翠娥送了一份來東樓,她坐在床榻前,一邊看兒子一邊吃飯。
黃向蘭放學回來後沒見著小姑姑,跟大家打了招呼之後自行去陪她。見黃一曦麵上憂色不減,黃向蘭又是一番勸慰。
黃一曦隨便吃了幾口,擱下筷子望著她,“你說的道理我都懂,我沒懷孕前也是很理智的,可作為孩子的媽,這種時候說不擔心那是假的,等你將來有了自己的孩子就能體會我如今的心情了。”
手上抱著孩兒時,才會想起父母當初的那份沉甸甸的愛意。
黃向蘭忽然覺得悶悶的,過了會兒,突然說道:“我媽對我以前也是姑姑你現在這樣吧,怎麼現在就變了呢。”
要是往常,黃一曦還會和她多談談,可現在她沒什麼心情,不過還是勸誡黃向蘭:“你媽媽還是愛你的,你小時候大多時間她也有照顧,不能因為你爸媽的事否定你媽對你的愛,他們之間的事情和你無關。”
父母感情不好,大多和孩子無關,可是善良的孩子總是把戲加在自己身上,老有罪惡和自我否定的想法。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哪怕自己明了,也很難看開。
黃向蘭扁了扁嘴,正欲反駁,看到黃一曦興致不高,很識趣地閉了嘴,親自幫她把碗筷收拾出去。
看著侄女的背影,黃一曦無聲地歎氣,才多久的功夫,原本自信飛揚的孩子變得沉默寡言,懂事得讓人心疼。
低頭看著燒得紅通通臉睡著的折騰,黃一曦暗自發誓,她絕不讓她的孩子們也有相同的經曆,在他們未成年之前,她的人生,沒有喪偶,沒有離異。
接連敷了好幾次冷毛巾,折騰額頭上的溫度有所減退。午後再喂一次藥,到了傍晚,小家夥逐漸恢複了些精神,沒有再繼續睡覺,睜開眼睛,但還是懶洋洋的,窩在媽媽懷裏聽著大人們說些他不懂的話。
為了讓一閃夫妻吃完晚餐再回去,林舒芳午睡後就起來做晚餐,下午四點多就熟了,黃一閃夫妻自己去幼稚園接了向西回來一家三口提前吃完晚餐,抱了抱向西就提出告辭。
向西看到父母離開也不鬧著跟回去,懂事地揮揮手說拜拜,比起父母,他更習慣和白水州的家人熱熱鬧鬧地一起生活。
黃向梅和黃向菊放學後,知道自己爸媽沒見著就離開,黃向梅沒說什麼,倒是黃向菊生氣了,嘟囔幾句重男輕女什麼的,大家都當沒聽到。
黃向梅心裏其實也不舒服,不過她一直記得小姑姑說的一句話,大人不是永遠都是正確的,不過與其指望他們改正錯誤,倒不如自己努力強大。
被愛,其實就是需要,如果自己強大了,不需要父母也不會有什麼怨恨。
她現在有書讀有飯吃有地方住,父母對她來說,已經不是特別期望了,她摁下心裏的微酸,握住拳頭,以後如果真的有喜歡的人,想生孩子,就生一個,隻生一個,得不到公平的愛,就把愛全心全意給一個孩子。
“去端飯吧,肚子不餓呀。”她扯了一下嘴角,拉著妹妹走進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