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之宮(2 / 2)

但是自從進入扶桑的地界之後,李白的狀況就變得很糟糕。他甚至不能控製自己的言行,也有走著走著就要倒在路上的危險。

可是,即便是如此,李白仍舊堅持去往扶桑最南方。

“上官姐姐,你有沒有覺得,詩仙大人的情況有些不對勁。”

這個疑問最終被幽提出來了,當然換來的是上官婉兒無奈地點頭。就目前情況看來,他們應該先控製住李白,然後想辦法理清目前發生的所有事情。

可是這隻是一般人的想法,上官婉兒的冒險精神以及對世界認知的渴望絕不容小覷。她更想知道,附身在李白身上的存在到底有什麼目的。

跟著李白一起來的普通人被安置在港口附近的民房,船隻、船老大以及船上水手被非常巧妙地藏在了海邊的一處洞穴。

整個安排行雲流水,不見有任何的不足,看上去是完完全全計劃好的。

也就是說,這個李白早早就安排好了進入扶桑之後的所有計劃。而這些計劃隻為了一個最終目的服務。

縝密的計劃,強大的力量,這些都不是令上官婉兒在意的。畢竟她是淫浸在大唐帝國的政治漩渦中的女官。

她真正在意的是隨機性。

因為這個計劃真正的開端是李白被附身。被附身者必須要有前往扶桑的意願,同時也要有前往扶桑的財力。

在三分之地,同時滿足這兩點的,幾乎是極為少數的存在。想要逃離三分之地的是那些無立錐之地的窮苦人家,而有財力前往扶桑的正是叱吒風雲、主宰三分之地戰場的人。

也就是說,有人為了這個計劃做了漫長的等待。或者為了這個計劃,冒了天大的險。

這兩者中無論是哪個,都讓上官婉兒感覺到自己即將觸摸到最遠古的殘影——漫長的生命或者神秘無比的力量。

因為曾經看過扶桑的地圖,隨著路程的推進,上官婉兒對自己到達的地方已經有了大概的推測。

南之極,海之宮。

那是扶桑國的奇跡之一,一座海洋中的神社。

扶桑神社以鳥居作為分界點,鳥居代表的是神界的入口,走過鳥居,就意味著離開了人類居住的世俗界,踏入了神域。

而海之宮是從靠海的一座山開始修建鳥居,漫長的鳥居從山頂一直修建到山腳下,再修建到海灘上,最終淹入深沉的海水。

扶桑國的傳說中,心思純正的人走過漫長的鳥居,一直往海的更深處走,會進入海之宮,而海之宮裏麵供奉的就是整座大海的神。如果能有幸拜見海神,這個人就能夠得到海神的庇佑,擁有了掌控海上風雨的力量。

然而傳說就是傳說,海底到底有沒有神社,沒有人知道。

但是修建在海水中的鳥居是確實存在的,也因此,沒有人會否認這樣的東西是一種奇跡。

可是時至今日,上官婉兒重新回顧海之宮的傳說,卻發現原來真相盡然如此近,而又如此遠。

所有的一切,都與海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