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整軍(二)(1 / 2)

張興重砸了一會兒,就見門吱呀開了,一個頭上簪著雙鬟的少女探身出來,叫了聲:“二兄!”那少女拽著張興重的胳膊,喜得眼淚立刻就下來了。

緊隨著少女身後出來的是一對老夫婦,張興重頓時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將頭磕了下去。老兩口讓那少女趕緊攙起了張興重,扭臉又看到門外站著的李誠中等人,愣了愣。張興重忙介紹了一番,然後引著眾人進到裏麵。

李誠中打量一遍,見這是個兩進的小院,正院中種著棵青鬆,看上去有些年頭了。小院中沒什麼奢侈的擺設,卻甚是整潔,因為進來人多,張興重家中也沒什麼準備,大夥兒都是當兵的,就不多講究了,直接在院中席地而坐。

張興重是軍戶世家,族中在盧龍軍也頗有幾分勢力,但其父卻是旁係庶出,是以當了個都頭後就再無升遷,隻掙得這座小院以為安身之所。老都頭生有兩子一女,兩個兒子都從了軍,老大於去年戰死,張興重是二郎,如今也在軍中當兵。

盧龍軍南征魏博大敗,牽掛自家二郎的老兩口這些日子裏都睡不好覺,此刻見兒子不僅回來了,還當了夥長,老兩口歡喜得不知如何是好。老都頭樂得眉開眼笑,當即吩咐女兒出門采買吃食,晚上要給酉都弟兄們接風。隻是如今關外不太安寧,是以原來打算采買的兩隻羊羔便隻得了一隻,據說就這隻也是好不容易弄到的。人到了老都頭這把年紀,往往喜歡回憶過去,這位老爺子就歎息著開始念叨當年關外戍邊的經曆,述說著那時候打過的大小勝仗,完了還恨恨的抱怨兩句,說是當年那幫外族如何如何不成氣候,如今趁著大帥損兵折將,就開始蠢蠢欲動,遲早要讓他們好看雲雲。

二十多人的飯食做起來比較麻煩,讓家中兩個女人一陣忙碌。李誠中看不過去,便吩咐趙大過去幫襯。周砍刀也自告奮勇過去宰殺羊羔,弄了隻皮香裏嫩、色澤焦黃的香噴噴烤全羊出來,讓弟兄們大快朵頤了一番。

張興重的妹妹名喚蘭兒,小娘子年芳十六,雖生在軍戶之家,卻身段婀娜,麵容俏麗。北方女子沒有南方女娘那般羞羞答答的避諱,她又是個爽快的性子,便很快和大夥兒打成一片。王大郎訕笑周砍刀自發前去幫廚的目的不純,頓時惹得大夥兒一陣哄笑,小娘子就算再是爽朗,此刻也捱不住了,紅著臉跑回後院。周砍刀則氣得打了王大郎一個爆栗,並把他手中正在啃食的一塊羊羔腿肉搶了過來,恨恨道:“再也不給你烤肉吃了!”

粗淺的酒水就著羊肉,大根的青蔥拌著麵餅,庭院中一片歡快,酉都弟兄們經曆過大戰的生死洗禮後,終於放開了心懷吃喝。當夜,眾人大醉,就在張興重家酣睡,連老都頭都多喝了幾杯,不停高呼著“殺!殺!殺!”,被老婆子攙到後院睡覺去了。

此後幾日,大夥兒以張興重家為據點,在幽州城內著實遊玩了一番,到了第三日上,大夥兒在逛集市的時候,了解到了一些如今的買賣行情,終於知道每天二十多個青壯的飯食對張興重一家是多大的負擔。於是趕緊告辭回到軍營,向中軍點卯。

點卯之時,卻每人意外關了一個月的軍餉。四個夥長每人兩貫,其他人則每人一貫。關餉之後,張興重自回城內不提,薑苗和王大郎等人都想回家看看,周砍刀和周小郎也要回轉周各莊,找找是否還有活著的鄉鄰,李誠中便又去中軍找趙在禮請假。

趙在禮爽快的給了十五日的假,隻是當李誠中問起周指揮使的時候,眉頭緊鎖,道:“聽說大帥的病有了起色之後,便想要整軍,周指揮使如今這些時日都在城中為此事奔波。”

李誠中一聽是要整軍,忙問:“如何整法?”

趙在禮道:“還沒準信,似乎沒有定案,隻是前日裏周指揮使回來了一趟,說是情形不太好。”

這種大事輪不到李誠中參與,他隻能滿懷心事的回到酉都營帳,為了不在弟兄們回家探望的時候給大夥兒添堵,便壓下這事沒說。得了假的酉都弟兄立刻興高采烈的收拾行裝回返各自家鄉,最終留在軍營裏的隻有鍾四郎一個。

李誠中有些奇怪,問了問他為何不走,鍾四郎則道:“某家裏早敗了,爹娘去世得早,家中無人。打小同村鄉鄰便瞧不起某,某出來的時候曾經發誓,不幹出一番事業絕不回去!”至於到底要幹多大的事業,鍾四郎則嚅囁著說不清楚,最後隻得道:“至少要當個隊官,手下管上幾十號人罷。”

對於鍾四郎的心願,李誠中也不知該說什麼,自從聽聞大帥要整軍之後,他便有些擔憂,自家好不容易才在周指揮使麵前立下了軍功,在他心中留下了好印象,若是重整之後周指揮使離開健卒營,豈不是前麵的功勞都被抹平了?另外,自己一路北上的途中千辛萬苦才將酉都捏合成現在這麼一個初見成效的團體,自己也在團體中初步樹立了威信,若是重整之後打散編製,一番心血豈不白費?於是他去找趙在禮的次數就頻繁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