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吉安這麼一說,李誠中才恍然大悟。原來趙府之所以如此對待自己,全是因為崔成的事情。
當初攻占柳城之後,手下士兵截獲了一批正要運出柳城的戰馬,數量在五百匹左右。開玩笑,到嘴的肥肉哪能溜走?李誠中二話沒說便扣了下來。之後大長老完失明在自己麵前提過兩次,說戰馬是一個叫崔成的漢人行商購買的戰馬,那個崔成想要求見自己。
李誠中當時手上的事情太多,沒顧得上這茬,便沒有理會。想不到這件事情居然讓自己在幽州吃了個小虧,再一想到崔成的姓氏,一切便更加明了。
李誠中心底冷笑,如果你好言好語的來說,回柳城之後還你一些倒也無妨,但以這種態度來跟自己打交道,用強勢壓迫自己,那這事就不好談了。要怪,就怪你們趙家用錯了方法,以為我李誠中是嚇大的麼?
“竟然還有此事?這事我真不知情……這樣吧,回去後我必定下令嚴查,看是誰那麼大膽子,查出來後給大將軍一個交代。”明麵上李誠中當然不會傻乎乎直接頂回去,當下一口答應下來,隻不過查多久,查不查得出來,這就不好說了。
崔吉安自然聽得懂這是托詞,但李誠中態度很好,而且明確表示回去嚴查,他還能說什麼?忍著氣道:“不知宣節回去後多久能夠查清?那批戰馬可是某家三郎所需,事涉霸都騎的重整,關係重大,宣節須得盡快才是。這樣吧,如今崔成還在柳城,我修書與他,待宣節回去之後,他便上門拜訪。”
李誠中一笑道:“甚好。”
見李誠中一再忍讓,且態度懇切,崔吉安心中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家的方法是有效的,又道:“大將軍還有一事。”
“請講。”
“宣節占據柳城之後,兵力似乎不足。你家兵馬使的意思,是打算擴軍,對此,大將軍是同意的。”
“多謝大將軍。”
“兵馬使要擴軍,想必人手缺乏得緊,大將軍心憂關外邊事,願意替你家兵馬使分憂……這些軍將都是大將軍認真揀選過的,不僅弓馬嫻熟、軍策也十分過硬,宣節回去之後他們便會加入貴部,替宣節練兵作戰,則柳城無憂矣。”說著,從袖手中取過一張單子,旁邊的崔和接過來,遞給了李誠中。
這是極為不合規矩的。一般而言,私交不錯的軍頭之間,也有時候會互相幫忙塞上幾個人,解決幾個關係戶的職級待遇,但像這樣一送就是一批人的情況,從來不會發生。這哪裏是幫助李誠中,這簡直是直接幹涉了李誠中的用人權,這就是強行欺負人了!
李誠中腦子嗡的一聲,怒火從心頭竄到腦門,從腦門竄到頭頂,再從頭頂上冒了出去。若是怒火有形,恐怕這間花廳的房梁立刻就會燃燒起來。
李誠中很想立刻翻臉,他很想怒罵一通之後拍拍屁股走人,他還想幹脆衝上去痛扁一番崔和與崔吉安,更想衝到後宅揪著那個什麼狗屁右武衛大將軍的胡子,將他一腳踩到鞋底之下……
但,作為白狼山軍寨的一把手,作為目前柳城和燕郡目前事實上的主人,李誠中早已不是穿越前部隊上的毛頭小兵,也不是那個到處找戲的青年群眾演員。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到了什麼樣的位置,必定要學會怎麼樣思考問題。別的暫且不說,至少李誠中在這一年裏學會了什麼叫大局觀。
再過一天就是大帥劉仁恭指定的軍議時間,軍議中的一項重要事情就是討論營州局勢,涉及到平州軍的發展規劃,更關乎柳城和燕郡的安危。現在就和盧龍軍中威名素著、影響力巨大的趙元德發生直接衝突,並不是明智之舉。好吧,爺今天忍了,等軍議之後一切敲定,看爺怎麼答複你。
李誠中接過崔和遞來的名單,就見上麵寫了十多個名字,大部分是姓趙的,還有一部分姓崔,另外兩個別的姓氏,想必是趙家的親信。每個名字之後,甚至還詳細注明該員目前官階、擅長,及建議任命的官職,虞候、參軍、都頭等,一一標明。
李誠中憋著氣看了一遍,打頭的是一個叫趙橫的,後麵標明的官階為昭武校尉、正六品上,擅長為“熟讀兵書、知曉軍事”,建議可任軍虞侯;排在第二的是一個叫趙原平的軍官,後麵標明的官階為振威校尉,從六品上,該員“弓馬嫻熟”,“可為指揮”……在名單的前列,赫然發現了崔和的名字,其後標明:致果副尉、正七品下,擅長“籌謀輜餉”,可任“押衙糧餉從事”,好嘛,敢情這位是盯上了這麼個肥缺。
名單上的一大半人官階都要比李誠中這個宣節校尉高,真要到了他麾下,如何管理這幫軍官,恐怕會是一件極為頭痛的事情。
看完之後,李誠中忽然有所醒悟,從名單來看,似乎隱然已經瞧出了平州軍未來的發展,而如此詳細明確的官職,更透露出了柳城、燕郡的軍隊編製規劃。難道都已經決定了麼?李誠中沒有時間在這裏細看,他打算回去後好好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