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虞候司後勤處從事、中營後勤都頭趙弘德陪著李誠中、馮道等人巡視著新成立的兵器裝備科。兵器裝備科是後勤處下轄的特殊編製單位,在李誠中的計劃中,這是研究和統管兵器裝備生產的部門。對軍事科技的高度重視是李誠中這個後世人自發帶來的思維型金手指,軍事裝備對作戰勝負的重要影響牢牢的占據著他的潛意識。因此,這個部門不僅將設置地點放在了緊鄰總督府的一座宅院中,而且還按照李誠中的要求,專門調撥了一夥士兵值星戒備。
趙弘德就是趙大,這個前鍵卒營的夥夫在跟隨李誠中的這一年中,也逐漸從一個任事懦弱的普通大頭兵,成長為主管後勤輜重的營州軍高級軍官。升為秩別從八品上的禦侮校尉後,趙大覺得自己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名字終究是一件上不得台麵的事情,當他聽說鍾四郎懇求李誠中賜名鍾韶之後,也屁顛屁顛的找了過來,懇請李誠中為他取個大名。李誠中當即想起了那個雖未謀麵,但卻給他留下糟糕印象的大軍頭——前盧台軍使、右武衛大將軍趙元德,於是懷有幾分惡趣味的給趙大取了這麼個相近的名字。
如今的趙弘德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唯唯諾諾、膽小謹慎的夥頭軍趙大了,他對於自己手下直轄的兩都後勤兵和後勤處管理得井井有條,眼界、胸懷和膽氣都壯了不少,說話和做事的時候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養成了先哈哈大笑的習慣,他咧著嘴的笑容和滿麵油光的額頭讓李誠中越發覺得這廝天生就是一個夥夫的料。
進入兵器裝備科正門的時候,兩側值星軍卒高呼“敬禮”,趙弘德“哈哈”笑著回了個橫拳於胸的軍禮,一副自信滿滿的模樣,引著李誠中一行向裏走,邊走邊大聲叫喚著:“張老匠,張老匠快來,將軍到了!”
兵器裝備科錄事張老匠正在指點徒弟認真清理院子,安放一應匠具,認真地程度就好像這裏是他的新家一般。這幾日是張老匠這輩子最快活的時光,不僅在馮長史的幫助下脫離了低賤的匠籍身份,還被李將軍高看一眼,做了一名正經的軍官,秩別仁勇校尉、正九品上!他從來沒想過自己還能有做官的一天,當聽到這項任命的時候,眼淚立刻就從那雙充滿皺紋的眼瞼中流了下來。
除了當官以外,張老匠最激動的是,李將軍還讓他開府建衙!老天,這是多大的殊榮,張老匠連續三天沒有睡踏實過,每天早晨醒來之後,都要問一遍自己的弟子,這一切是不是真事。他已經打算將自己的家人從平州接到柳城來了,為此專門派了大徒弟回平州接人。張老匠在得到官身後的第二天,專門召集眾徒弟們開了個會,除了宣布自己的官職之外,很嚴肅的告誡眾徒弟,今後在衙門中要注重公事和公儀,比如,要稱呼他“張錄事”。按照李將軍的吩咐,他同時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將在徒弟們當中擇優選拔出若幹手藝較好之人,分別授予培戎校尉和培戎副尉的官階。
聽說李將軍和馮長史前來巡視,張老匠連忙從後院趕了過來,見麵就是一個軍禮。按照他的理解,仁勇校尉既然是軍職,那麼他就應該是一名軍官,行的自然是軍禮。為此,張老匠專門請值星士兵教了他如何行禮,反複演練了多次。
張老匠帶著李將軍和馮長史參觀了各處,一邊指點一邊介紹。按照李誠中的授意,整個兵器裝備科分為研製、生產、監督和驗收等部門,重點放在研製和生產上。這裏的生產僅指生產指導,即將研製成果投入到作坊時,指導生產的進行,帶有管理的意味,具體的生產任務由城內城外的各處作坊來承擔。
巡視一遍之後,眾人來到正堂落座,聽張老匠繼續介紹。
“某將徒弟們都調入咱兵器裝備衙門了,重中之重在於研製將軍提出來的盔甲、手弩和陌刀。不瞞將軍,將軍的想法是很好的,但具體打造起來比較困難。”
“哦?說具體點。”
“將軍提出的明光鎧其實不難,活計和方法咱們都有,將軍送來的樣品也在,隻要依照樣品打造便可。關鍵是將軍提出的數量太大,每月造不了五十套明光鎧……”
“嗯,那能造多少?”
“至多兩幅!一來人手不夠,二來甲片的錘煉、磨製、鑲嵌也是個細致活,很費工夫。若是將軍能多調一些人手給某,某好好傳授手藝,或許一年後能夠做到每月十套。”說著,張老匠讓徒弟把李誠中送過來的那套明光鎧擺了出來。
“單是這頭盔的雕飾紋路就要許多日,還有這腰帶上的獸吻、護肩上的獸頭,都是極其繁瑣的……”
李誠中想都不想就道:“這樣,鎧甲上的一應雕飾紋路全都不做,這些東西沒有用,咱們就為了士兵能夠防身。唔,後麵也不用,隻要正麵防護甲片。”
張老匠一愣:“不要後麵的甲片?那豈不是隻能遮護一半?”
李誠中道:“如果士兵們需要用後背的甲片來護身,就說明我軍已經敗了,要不要甲片都無意義了。張老,後麵的甲片不用打造,隻造前麵,但是我要這些鐵片加大、加厚,盡量遮蔽住所有能遮蔽的地方,比如胳膊、腿。這麼說吧,從頭盔開始,我需要一麵可以開合的麵具,以鐵釘鑽入盔耳,可以沿頭盔自如翻動,平時放於腦後,戰時翻到前麵。脖頸處需要圓形的鐵環,上身需要從上一直遮蔽到胯部的鐵片,雙腿、雙臂也要著甲,換句話說,我要的是一幅‘人型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