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州都督府位於柳城城北官衙街,事實上,官衙街不止一條大街,他是由官衙街、官衙東街、官衙北街、官衙西街圍繞起來的一片區域,其中又錯落分劃為各條胡同。整片區域被稱為“公務區”,營州都督府、都督府長史衙門、都督府虞侯司、都督府教化司、都督府作訓司、都督府調查統計局、營州高等法院、營州督查院、柳城縣衙等等機構都密集於此,同時公務區內還分布著如都督府招待所、營州醫署、營州教育署等官辦社會機構。
劉山喜等人需要聽候處理結果的地方其實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都督府,而是都督府旁邊的教化司。教化司掌考功、升遷、軍部任命等重要職責,劉山喜所求平州兵馬使一職的承認問題,按理並不在教化司職責之內——平州其實在名義上與營州是平行的,但在眼下的局勢中,這個問題又確確實實隻有教化司挨的上邊,所以身兼教化司宣教處從事的韓延徽在這裏召見劉山喜也算說得過去。
何況韓延徽本身就是為了處理這個問題而從西遼澤回來的。
大安山之變、劉守光竊據盧龍節度留後乃至劉山喜被任命為平州兵馬使兼山北行營監軍的事情引起了整個營州的極大關注,這些情報當然也毫不遲疑的送到了正在草原上率軍征戰的李誠中手上。對於如何應對這一突發情況,如何在這樣的新形勢下作出正確的選擇,是整個營州高層高度重視的事情。
作為最終決策者的李誠中也一直在思索著應對之道,但至今沒有一個定論。主流意見當然是對這一切都不予承認,其中尤以軍方的意見最為激進。剛剛贏得了再一次戰略決勝的軍隊正是信心滿滿的時候,從高級將領到參謀軍官再到中低級軍官,全都喊出了氣勢洶洶的宣戰訴求。
正在緊密布置圍困西遼澤以迫使契丹人最終投降的參謀人員們甚至隻花了三天工夫就拿出了一份作戰計劃,要求以強硬口氣應對幽州,並宣稱將在一個月內徹底解決幽州問題!
這份計劃中擬定動員戰兵一萬三千人,包括營州軍左右廂及老營全部、壞約聯軍五營全體,其中營州軍自東向西,經平州、薊州而至幽州,途中順道殲滅薊州兵;懷約聯軍自北向南,從媯州而下,與營州軍呼應,雙向對進,於半月內結束幽州戰事。
同時,計劃還擬定動員庫莫奚、契丹餘部、室韋部兵力,以榆關守捉營、柳城預備營、燕郡預備營、錦縣預備營、建安預備營和遼城預備營為主力,自平州南下,阻遏以霸都騎為主力的趙霸義昌軍所部。待幽州底定後,雙方會師,最終攻下滄州。
計劃非常完善,兵力調配也有根據,對雙方軍力的對比也分析得很透徹。李誠中同樣相信,如今的幽州方麵,其軍事勢力在近幾年的連續作戰中已經遭到了極大的削弱,經逢魏州慘敗、永濟渠慘敗、老鴉堤慘敗,再加上大安山兵變,關內的盧龍軍精銳幾乎折損殆盡,以新兵為主的這支軍隊與過去的盧龍軍有著天壤之別,真要打起來,絕對不會是營州軍的對手。
但李誠中仍是將這份計劃壓在了案頭,沒有什麼表示。最大的擔心在於時間問題,如今西遼澤戰事仍未結束,營州軍及懷約聯軍的主力還被牽製在草原上動彈不得,在饒樂山下遭逢重大損失的營州軍左廂主力亟待補充,士卒們征伐疲勞,也需要時間整修。目前的營州軍如果立刻與幽州方麵發生對峙,就存在一個時間差的問題,如果幽州方麵搶先動手,兵力薄弱的平州和營州腹地將遭逢一場危局。
雖然李誠中相信最終勝利者仍然將是自己,但其中的損失也是他不能承受的。換句話說,他需要時間,首先將草原徹底平定,然後將營州軍的實力恢複過來,這才談得上與幽州爭鋒。
在李誠中的心底,他還有另一份顧慮。如果要出兵,營州軍目前有一個最光明正大的旗號,就是鏟除劉守光這個以子囚父、殺兄奪位的逆子。但問題是,消滅了劉守光之後,如何對待被劉守光囚禁的劉仁恭?這個問題讓他非常撓頭。
同時,對於早已深悉這個時代軍頭主義思想的李誠中來說,幽州軍將世家們的鼎力支持也是他出兵的理由。但同樣的,一旦他占據了幽州,這些軍將世家們也會成為他秉持權力的羈絆。
所以李誠中很猶豫,當然,這份猶豫不能宣之於口,隻能藏在心底。他有時候甚至對劉守光有幾分怨念,這個家夥怎麼就會在這方麵手軟呢?為什麼他就不能心狠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