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盧龍節度(十)(1 / 2)

說服了高氏,接下來是王氏和李氏。

曆任瀛州、平州、儒州等刺史兼兵馬使的王敬柔和前平州刺史、太子少師李君操都已經威風不在,大安山之變後,這兩家將門比起高氏而言更加不堪。高氏好歹還有高行珪和高行周在媯州重整軍隊,王氏和李氏則徹底喪失了銀葫蘆都和鹽池兵兩支精銳,重募之日遙遙無期。

所以李誠中給這兩家開出的條件自然比起高氏而言要遜色不少,除了未來分別合作的商貿股份公司中股份更低之外,在實職軍職的承諾上也遠遠不如高氏。

其中李氏要稍好一些,畢竟李承約和營州都督的關係非常密切,從廣義範圍而言,太子少師李君操還和營州都督是親家。李君操這次反而有些慶幸,還好自己鬆了口,同意李承約和張氏小娘子的婚事,否則還真說不準將來會如何,總之攀上了營州都督這門親事,李氏應當不至於敗落太快,至於將來,則就隻能指望李承約的努力奮鬥了。

跑完最大的三家豪門,剩下的韓氏、元氏等等就更不用說了,這些世家本身就沒有什麼太多的私兵,韓延徽和元行欽等年輕一輩又在營州軍中暫露頭角,他們對於郭炳呈、錢五常和於賴的到訪舉雙手歡迎,對營州軍入主幽州更是熱烈擁護。

挨個跑完之後,郭炳呈累得夠嗆,大冬天裏仍然滿頭是汗,他扇著團扇道:“如此,屆時可大功告成矣。”

錢五常笑道:“郭通判如此賣力,某家都督定然十分歡喜,屆時必然有顯職相待。”

郭炳呈搖頭道:“某做到節度通判,已經早已知足,不求再為上進。隻求你家都督好生相待周好問,某家便心安了。”

錢五常忙道:“那是必然,都督一直深感周將軍大恩,定不會虧待了周將軍。某聽說,事成之後,都督願意讓賢,請周將軍做這盧龍節度之位。”

郭炳呈一笑,淡然道:“你家都督謙遜了,周好問是當不得這節度的,不提功勳是否足夠,隻他這寬厚綿軟的性子,節度盧龍隻會為他惹禍。”

錢五常聽後暗自鬆了口氣,實際上他的這句話也是傳達自馮道、韓延徽等人的授意,想要試探試探幽州方麵的思量。李誠中確實曾經說過這句話,但馮道和韓延徽等營州高層卻擔心這個都督真心謙讓,那可是他們絕對不能答允的。至於張興重這些營州軍武將們,則更不可能同意,如果真讓周知裕接任盧龍節度,恐怕幽燕大地上又是一場兵禍。

於賴適時進言:“郭通判,某家主席讓某代問,不知郭通判可願入營州社會發展福利基金會?李主席說,若是郭通判願意,可以基金會副主席一位相奉。當然,為基金會出力並不影響通判在仕途上的累遷,隻需偶有工夫費些心神便可。”

郭炳呈對營州的方方麵麵了解非常透徹,對於賴口中的“營州社會發展福利基金”也早就惦記過,一聽此言,當即來了興趣,肥胖的身子也坐不穩了,探身向於賴問道:“哦?有此好事?你家主席是李都督的義子吧?唔,某聽說過,似乎原來是你們契丹人的俟斤,他真這麼說?”

於賴笑道:“這是自然,若是郭通判能來,咱們這基金會就更加壯大了。”

郭炳呈拉著於賴道:“某名下產業有些小,就怕進不得基金會,某聽說基金會諸位理事家產都在十萬貫以上?不知這副主席一職身家要求又是幾何?”

於賴道:“這是小事,咱們可以合股嘛。”

郭炳呈眼睛瞬間亮了:“如何合股?你且與某細細說來……”

兩人當即湊在一起熱絡的商議起來。

錢五常在一旁搖了搖頭,看著兩人低頭竊竊私語,苦笑不已。

劉守光對幽州城內郭炳呈等人的大肆串聯行動並非毫不知情,實際上他是相當清楚的。幽州是劉守光的根本,城內有他暫時賴以為質的各大將們世家,高大堅固的城牆和防守要塞更是他一旦事機不順的時候可以躲起來保命的最後屏障,他自然看得非常緊,一刻都不敢鬆懈。

原本劉守光打算將義兒軍的一半留在幽州,看護住自家根本,但大軍剛剛啟行,他便得到先行斥候的稟告,說是石城方麵見到了營州軍、懷約聯軍以及平州、柳城、燕郡、榆關等等各支軍隊的旗號,據說抵達石城的軍隊非常多,城內都住不下來,營州方麵不得不在城下另築軍營。

劉守光當即駭了一跳,既然已經判定營州方麵傾巢而出,他和劉知溫商議之後便認為,以自己目前出征的兵力而言,恐怕很難徹底擊敗營州。於是劉守光緊急發出調令,將原定部署在幽州城內的另外一半義兒軍也調出來,隨軍出征。他在途中又等了幾天,才將大軍集齊,這也是劉守光直到約定的正月十五前幾天才勉強趕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