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河北新軍閥(四)(1 / 2)

李誠中對部隊的梯級化建設非常重視,在他的軍事規劃中,除了常備軍和預備軍外,民間準軍事組織也是極為重要的力量。

盧龍體係內正在籌備的民間準軍事組織包括兩塊,其一為具備常設性質的社團組織,即遼東保安總公司和幽燕保安總公司。保安總公司由自願從盧龍軍中脫離軍籍的前職業武人為骨幹,吸納部分具備一定戰鬥力的遊俠兒和健卒組成,其本質上是自負盈虧的商鋪機構。

按照盧龍節度府劃定的營運業務,他們可以從事的營生包括:接受官府的雇傭代行部分官府武力,接受商賈雇傭保障運輸安全和生產安全,接受散戶雇傭成為保鏢或護院,在麵臨戰爭狀態時,需要接受軍事參謀總署的直接調配——但軍事參謀總署需要向他們支付費用。

換一個時代角度來看,兩大保安公司實質上是鏢局、雇傭兵和職業保安的混合體,李誠中希望,通過兩大保安公司的建立,解決部分無法融入新盧龍軍軍事體製的職業武人團體之生存問題,通過溫和疏導而非強力堵塞的方式來消除其可能存在的隱患。

這種超越時代的新事物剛剛出現,就得了原盧龍軍老軍頭們的熱烈追捧,許多幽州將門立刻敏銳的感應到了其中的巨大利益,紛紛來到節度府,拜會李誠中。李誠中沒有多做幹涉,他對此一律持不反對、不鼓勵的中和態度,讓這些“舊軍人”自己去談,他所付出的承諾是——按照兩大公司上報的結構和方案來確定其中的利益劃分。

另一塊民間準軍事組織其實不能算嚴格意義的組織,因為他不是常態化的機構,說穿了,就是民兵訓練。最新出台的《盧龍節度府兵役條令》中規定,盧龍治下的各州郡十五至五十歲的男丁,凡非盧龍軍籍、無官身非公務員且沒有或得過勳章和其他榮譽獎勵者,在非耕期,也就是在正月、二月、五月、六月、七月、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這八個月裏,每月要參加由軍事參謀總署主導、各縣協辦,為期三天的基礎軍事訓練。訓練期間,作訓司將給予參訓的男丁部分補貼。

李誠中的計劃是,讓自己轄下的百姓進行業餘軍事訓練,每年達到二十四天的訓練期,在戰時擴大征募的情況下,能夠迅速拉起一支具備基礎軍事素養的大軍。以每年二十四天的訓練頻率而言,其實也不算很低,這樣的訓練強度幾乎快要趕上成德軍了,要知道,王熔的成德軍主力的訓練強度也不過是非節假日十日一操而已。

在常備軍、預備軍和民間準軍事組織三級體係中,作訓司的功能將得到極大的發揮,通過作訓司的職能,將三級體係串聯到一起,使其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體。

具體的設想是,通過每月三日的簡單軍事訓練,讓成年男丁們具備基礎軍事素養,為募軍提供肥沃的土壤。之後,在其基礎上征募新兵,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職業訓練,然後補充到各州縣預備營,同時將預備營作為士兵的第二次訓練基地,也就是帶職訓練,預備營士兵從軍一年後,淘汰不合格者,剩下的分配進入各野戰軍,實現一環套一環的募軍程序,保證野戰軍缺員時能夠得到高素質的補充。

對於兩大保安總公司來說,在其成立之初,所有人員都必須接受作訓司三個月的新兵訓練,當公司上下理順之後,他們隻能招收預備營和野戰軍中退下來的軍官和士兵為公司保安。所有想要加入保安公司的個人,也必須首先具備預備役士兵資格,否則公司不予接收。通過這樣的辦法,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這些公司“員工”對盧龍節度府的認同感,避免出現被敵軍收買和倒戈的現象。

位於三級軍事體係之上的,仍舊是李誠中最看重的參謀部——軍事參謀總署。

將參謀本部置於淩駕部隊之上,是李誠中一直努力追求的成果,也是他不懈而長久的追求。通過近三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李誠中的軍隊已經深深打上了參謀體製的烙印,大量的讀書人、軍中表現優異的有功士兵充斥其間,並將這一機構職能下設到了營級部隊,同時還為都頭配備兼教化、參謀功能的參軍,讓參謀製度真正影響到了基層。

通過這樣的努力,這支軍隊已經被虞侯參謀們牢牢控製,虞侯參謀們將大部分職權從直接指揮部隊的主官身上剝離,士兵和軍官的關係不再是人身依附的關係,任何部隊的主官想要帶領軍隊脫離或者背叛,其難度和代價都是無法想象的。而李誠中所麵臨的兵變風險,其範圍也從整支軍隊減小到軍事參謀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