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非常規戰爭(二)(1 / 2)

郭炳呈和李怠墨知道,幽燕保安總公司的啟動花費不菲,他們估計李小喜、紀文允、張景韶等人已經沒什麼餘錢了,所以提出了入股分利的要求。在幽燕保安總公司內部,基金會希望以提供軍甲兵刃和戰馬為入股的條件,郭氏占有一成份子,李怠墨和其他基金會相關理事共占三成,待公司理順之後,再以紅利返還相關費用。

這個條件是相當苛刻的,等於基金會白要四成股份,付出的代價僅僅是先期提供裝備,關鍵是這些裝備還屬於借貸性質,將來公司獲利後要予以返還!基金會欺負的就是李小喜等人手上沒錢,你要是不答允,那你就繼續使用那些破刀爛甲,你就仍然沒有軍馬可用,你的武力就不夠用,就無法開拓河北市場!

對於幽燕保安總公司來說,如果僅僅是開展普通業務,比如糾察官道、為商旅提供安全保障、為大戶提供保鏢,原先的陳舊裝備也堪堪可以使用的,但李小喜他們目前遇到的極大誘惑,卻是開拓河北市場。

今日開業典禮之前,軍令處都虞候楊可世、統戰處都虞候韓延徽聯袂而來,與李小喜等人秘密談論了小半個時辰,談及的就是軍事參謀總署對河北諸鎮的軍事策略,其中第一步就是以幽燕保安總公司和遼東保安總公司為先行,對河北諸鎮實行軍事軟滲透。

目下盧龍正在繁忙的進行軍政體製改革,沒有軍事實力對河北諸鎮予以打擊,更沒有辦法挑釁宣武軍。但就這樣幹巴巴的等待對手不知何時就會發動的進攻,在戰略上就太過消極了一些,屬於不可取的應對之道。故此,在李誠中的指點下,經過大量虞侯參謀人員的研究,軍事參謀總署提出了“軍事軟滲透”這一理念。

所謂“軍事軟滲透”,就是采取非強硬、非官方的辦法,逐步對義武、成德、魏博等河北諸鎮進行滲透,通過密切與諸鎮各方麵的往來,影響三鎮對盧龍的治策,從而使三鎮主動或被動的放棄對盧龍的軍事包圍,為盧龍積蓄力量提供時間,營造溫和的外部環境,並為盧龍將來對三鎮實施的軍事打擊創造優良條件。

在這項策略中,除了經濟和外交以外,還需要使用大量的軍事手段,但卻不能動用盧龍軍,免得招致河北諸鎮的強硬對抗。當然,盧龍軍正在軍事改革之中,目前也無兵可用,所以,由兩大保安總公司以民間武人團體的身份出麵就是最佳的辦法。

楊可世和韓延徽給出了一整套詳細方案,對於每個目標的完成,都有著相應的雇傭費用。為了實現這套方案,後勤司緊急撥付虞侯司五十萬貫特別費,其中的二十萬貫專門用來支付兩大保安總公司,至於誰能拿到多少,就看誰能完成多少目標了。

李小喜當然想吃下這塊蛋糕,他一想到二十萬貫這個數字,就渾身發抖,如果能夠將其吞下肚子,不,哪怕隻吞下一半,弟兄們就發了!但考慮到任務的難度和應對的敵人,換裝就是一種必然了。義武和成德還好一些,李小喜相信自己旗下的保安們都是百戰之兵,作為職業武人團體,上陣廝殺隻是等閑爾。可河北諸鎮裏還有個魏博,魏博牙兵的名聲可不是吹出來的,沒有優質的軍甲和裝備,一旦和他們發生衝突,自己旗下的保安們完全討不了好。

在虞侯司內部,統戰處是這次“軍事軟滲透”計劃的責任者,也是這筆特別費的使用者。統戰處副都虞候李怠墨雖然主要精力不在本處事務之上,但也提前獲悉了相關計劃。正是因為有此把握,拿捏住了李小喜換裝這個軟肋,才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

但令郭炳呈和李怠墨沒有想到的是,李小喜雲談風輕的拒絕了營州社會發展福利基金入股的條件,隻是單純討論一應軍甲兵刃和戰馬的價格。

“五百套輕甲、兩百套重甲,這是八千貫;一千杆帶鐵刃的木槍、五百柄橫刀、兩百張弓、五百根牛筋弦、兩千匣三羽箭、兩百杆騎槍、五百柄厚背刀,這是一萬兩千七百貫:戰馬五百匹、駑馬五百匹、馱馬一千匹,這是四萬另一千五百貫;戰襖、棉褲各三千,這是一千五百貫;後勤司最新驗收通過的定製軍糧九萬盒,這是一千八百貫;草料一千車,這是兩百貫……上述總計為六萬五千七百貫……”

李怠墨熟練的接過李小喜遞來的采購清單,飛快的撥弄算盤,像個賬房先生一般很快算出了價錢,然後抬頭看了看李小喜,不敢置信的道:“李總,你確定要訂購那麼多貨?”

李小喜點了點頭,道:“不錯。”

李怠墨皺眉道:“就算看在貴公司開業,給你打個折,抹掉七百貫的零頭……六萬五千貫,李總,你確定?你也知道,如今後勤司正在大量采購各工坊生產的貨物,各家工坊是無力應對賒購的……”又勸道:“李總,其實各位東家入股貴公司,統共隻占四成股子,絕不會幹涉貴公司的事務,參逢軍務——這是各位東家絕不敢做的,我們要的隻是紅利而已……”

李小喜淡定一笑:“不賒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可以給你們銅錢,但這恐怕要拉數百車,你們也不方便,咱們可以用金裸子付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