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兩河輪戰(七)(1 / 2)

一聲令下,盧龍軍弓箭營換弓,弓箭手將大號“蘇格蘭長弓”扔在腳邊,換上小號步卒弓,排在後隊的箭手向斜刺裏雁型展開,從左右兩側向仍舊遵循慣性衝過來的宣武軍餘部自由攢射。

從某種角度而言,近距離的弓箭攢射和後世步槍攢射沒有太大區別,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從天複二年起,盧龍軍的新兵合成演練中,步弓手的陣型排位已經逐漸由陣前或陣後轉向了兩翼,將過去兩翼遮護的騎兵或者刀盾手擠到了更加偏僻的位置,使陣型的正麵更加延展。

將步弓手放置於陣型兩翼的做法,實際上來自李誠中的思路,這種思路其實就是後世交叉火力點的思路,在這種思路下,盧龍軍的步弓手可以在軍陣前一百五十步到五十步的距離上,形成一片箭矢組成的火力網,這片火力網幾乎沒有任何死角!

宣武軍前寨指揮心頭冰涼,但他明白此刻勢成騎虎,已不能後撤,後撤就意味著徹底丟掉前寨,以侯言的性子,回去後除了被梟首示眾外,沒有別的路子。他大聲呼喝著,努力為宣武士卒鼓勁:“絕不能退!一旦後退都活不了!再加把勁,馬上就衝過去了,一衝過去咱們就能勝!後麵的援兵馬上就能趕到!衝過去!”

能夠用來放在一線軍寨防守的,都是侯言所部中最能廝殺的,也是膽量最壯的,與侯言的親衛牙軍沒有太大區別,在前寨指揮的吆喝下,拚死向前衝鋒,終於衝過了弓箭的射擊範圍,一頭撞在了盧龍軍槍兵陣列上。

盧龍軍弓箭營在各都軍官的指揮下,轉身向後撤離,槍兵各都則在軍官的口令下,開始迎戰。

“舉槍——向前一步——”

“殺!”整齊的爆喝聲響起,五個槍兵都向前邁進一步,隨著“殺”聲,第一排長槍猛然從上方向下平指,第二排長槍緊跟著搭上第一排槍兵的肩膀,第三排長槍斜指向下,防備敵軍的下路纏繞進攻。

具備豐富作戰經驗的軍官確實是軍中的瑰寶,在他們指揮下,舉槍的時機恰到好處。槍陣剛剛豎起,宣武軍頭徹士卒就撞了上來,很多盧龍軍第一排槍兵還沒有反應過來,槍頭上便傳來沉重的力道,槍尖穿透披甲布衣,然後刺入肉體,其巨大的力道讓持槍的士卒差點握不住槍杆,掌心一陣陣酸麻。

夥長、隊正在前沿指揮軍隊,都頭一級的軍官和參軍則在後麵督陣,他們一邊查看戰局,一邊向後方營指揮部遙望,時刻等待下一步命令。

槍兵營指揮部安置在後麵數十步外的土台上,土台是人工搭造,僅有一人多高。但這點高度已經足夠瞭望整條陣線。不多時,主管軍令的押衙登上高台,左右手各持一方三角黑旗,兩手平舉,將兩麵黑旗抬至與肩同齊的位置,然後雙臂向前方合攏。

督陣的五個都頭立刻有所行動,各自後方預備的五隊槍兵呈左三右二,左三隊轉身向左,右二隊轉身向右,在各都參軍的率領下,從後方向左右兩側包抄上去,將長槍陣列延伸出去,直到延伸至宣武軍的左右兩側。

一個包圍圈很快形成,當中被包圍的是宣武軍近五百人。以五百人包圍五百人,對軍隊的隊列轉換要求極高,不是常年累月時刻練習的軍隊,是達不成這種效果的。除了隊列以外,這種戰法還對身處包圍圈底部的隊列要求極高,他們必須能夠抗得住對方的第一輪猛攻,因為這種戰法的缺點也很明顯——沒有防禦縱深,一旦隊列被突破,則必將導致全局潰敗。

另外,這種戰法還要求對方孤軍深入,沒有增援,否則等於將兩側迂回包圍的隊列後背暴露給敵軍,同樣不可行。

這種戰法隻是盧龍軍軍校係統性作戰科目之一,除此之外,每一名參加過高級培訓的軍官都必須掌握各種臨敵戰法,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相應的方式。每當遇到新的情況,軍官都會將向虞侯司報告,虞侯司則會在合成演練中進行針對性研究,然後提交作訓司,由作訓司增補進軍校課程。

到天祐元年四月,範陽軍校臨敵戰法科目已經積累到了十九種,基本上囊括了各種可能遇到的情況。

很顯然,目前的狀況符合條件,因此,槍兵營指揮選擇了這種雁型延展包圍的戰法。效果自然也非常好,左右兩側的迂回包圍直接打在了宣武軍的兩肋上,宣武軍被連續鼓舞了三次的士氣在一瞬間徹底崩潰。

近百名宣武軍敗卒自後方留給他們的缺口處潰逃,隨即被等候多時的刀盾營兩個都士兵追殺,最終逃出生天的,隻有寥寥十數人。

宣武軍官銜最大的前寨指揮,昭武校尉苑某則被兩杆長槍捅了個穿透,當場斃命。

此時,自後寨趕來的八百名宣武增援部隊,剛剛行到上東山西南角,他們被聞訊殺到的三百盧龍騎兵堵在了這裏,不能寸進。統兵的宣武校官遙遙看到前方的失利,隻能下令結陣後退,在盧龍騎兵的目送下撤回後寨。

趙原平在後方指揮部終於將茶水喝淡,茶湯已經泡了五道,再泡就沒有滋味了。他咂了咂嘴,品味了一番明前茶的那股子回甜,然後轉頭向李小喜道:“老李,帶你的人進駐上東山前寨吧,打掃一下戰場,看看有沒有收獲。嗯,讓後勤營軍官也上去,看看能不能把投石車拉到山上,也不知從山上能不能打到山梁後的宣武軍後寨。”